心理朝夕物语成长励志

向道德绑架大声说“不”

2018-07-29  本文已影响1515人  红运

文/红运

向道德绑架大声说“不”

胡适先生曾经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现阶段的中国,道德约束频频凌驾于规则之上,谁占领了道德至高点,谁就可以实施道德绑架和指责。

从什么时候开始道德竟成为一个有力的伤人武器?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的一段话,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正能量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尽管没有人准确定义正能量的概念,但是往往对于他们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东西斥之为负能量,而且似乎有一种趋势,那就是以所谓正能量的名义狐假虎威的成为正确和正义的化身去反对另外的一些东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负能量和正能量应该是对等的,而且正负是个相对概念,没有负能量的存在,正能量也就无所依附了。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以正能量的名义挣着黑心钱,中华几千年文明已经变质了。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许多真正有能量的高人都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至少眼不见心不烦。唯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在大庭广众下狐假虎威,教那些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如何去面对。

以上是我曾经在朋友圈写过的话,而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起因则是近日一个热点事件:

加拿大一家餐馆前,一群素食主义者拿着横幅喊口号,痛斥老板杀生,诅咒食肉者必遭报应。

人是杂食动物,这群素食主义者要从根源上解决“杀生”问题,应该先举着横幅去老虎、狮子、鳄鱼等纯肉食动物的窝里进行抗议才合理。况且菜菜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菜菜?菜菜也有生命,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给人类提供赖以为生的氧气,照这个理论,吃菜菜的人,不应该遭到报应吗?我们坐在车里咒骂堵车的时候,从来不会思考自己也是造成眼下这场景的罪魁祸首之一。

先不管这件事最终发展如何,假设全世界都顺遂这群人的意念变成素食主义者,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蔬菜供应量不足、氧气含量骤减、二氧化碳超标、全球变暖、生态平衡被打破……素食主义者用尽心思保护的动物集体灭亡——道德绑架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其实我也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但我以推广素食文化为核心,让大家主动喜欢素食才是根本,但是我更遵从宇宙的自然法则。

首先你要知道,道德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来只能用来作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果想利用道德来绑架或约束他人,以此为借口谋取自己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不道德。曾经我在朋友圈也发过这样的一段话:

有些人恨贪官,又拼命报考公务员;有些人骂垄断,又拼命往高薪单位钻;有些人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忙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觉得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不利的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真正该反思的吧。

最近大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是一场盛大的道德绑架。电影里以王传君为代表的众病友和徐峥扮演的程勇,最初合作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一方为救命,一方为赚钱,不存在谁亏欠谁。后来程勇受到严重威胁,随时可能身陷牢狱,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冒险卖药了。之前给他送锦旗的病友们瞬间把矛头指向他,那愤恨的眼神仿佛自己的病都是程勇一手造成的。

再次以身犯险,程勇的目的变成了纯粹救人。他送走了儿子,赔光了身家,输掉了事业,最终身陷囹圄。影片中程勇坐车去监狱那段路上,他救助过的人排成长队来送他,很多人都觉得那片段很催泪。但我看到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他救了千百人,而这千百人加起来也救不了他一人,送别时那眼神若能转为话语大概是这样:“你放心去坐牢吧,我们只能送你到这了”。

更加让人寒心的是,程勇出狱时,牢门外等待他的只有他的小舅子。小舅子告诉他格列宁被纳入医保这件事的时候他的表情先是震惊而后才是欣慰,可见服刑三年他救助的人没有一个来看过他。

每个人都去做“好人”,说不定也是一场灾难。一句老话消除道德绑架: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2012年,西安街头上一个“爱国者”手持U型锁,猛砸一日系车主,竟美其名曰为爱国。

明星国庆不看阅兵晒娃,就被网友骂的狗血淋头。

老人用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来争夺公交座位;

穷人用有钱人就该多出钱,来谴责不捐款的明星,首富;

就连婚恋网站,也借可以着外婆这个亲情的名义来实施各种逼婚。

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敢扶,因为他们碰瓷的水平和频率越发高了。买了日货,不看阅兵,就直接被打成卖国贼了。这就是道德帝们最常用的一招,一旦道德绑架失败,便在你身上贴满各种子虚乌有的标签,让你饱受道德谴责。

2012年的一部电影《搜索》,曾经在戏剧化的情节中,将我们常遇到的不让座事件完整展现,而当人们看到整个社会对于女主角的无理指责时,道德绑架这个关键词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电影中,高圆圆扮演的女秘书叶蓝秋,在得知自己身患淋巴癌之后,心灰意冷的她上了一辆公交车,一时还无法接受人生悲剧的她,终于放肆了一回,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

车上的乘务员大声对着叶蓝秋大喊:“我让你给这个大爷让个座。”

叶蓝秋若有所思,一动不动。这时这位大爷发了话:“大姐,不就一个座位吗,就当我呀,让给这个姑娘了。”

围观者们开始帮腔,全车的目光集中在叶蓝秋身上,一旁的记者佳琪拿起手机记录下来这一幕。

在叶蓝秋下车后,佳琪追上去询问:“为什么快到站了,您就是不愿意让个座呢?”

叶蓝秋回答道:“没别的原因,我就是不想让座。”

随后,经过记者和媒体,全社会都知道了有一位不让座的墨镜姐,学校以她为耻,同事议论纷纷,她成了社会不道德的典范和“楷模”。

这就是道德绑架最经典的一幕:抢占道德制高点,随后发出谴责,媒体和围观者作为舆论放大器,活活的将一个守规则的人压成了不道德。

而当时大爷的那句“就当我把座位让给这个姑娘了”,更是显示出道德绑架的本质——资源的争夺。

可要知道,这座位本来就不是他的,但在他的潜意识里,在尊老爱幼的道德法则下,这个座位就已经成了他的了,抢了他的东西,在他心里自然就是天理不容了。于是只能发动舆论攻势,逼着你来让座。

有些年轻人,每天上班累死累活的,甚至唯一能休息的时间,可能就是在坐公交车,赶地铁,时间就那几分钟。可有些老年人,整天无所事事,可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排队去买一袋鸡蛋,却不能在坐公交时让年轻人用几分钟时间休息一下疲劳。反而在得不到座位时发动各种舆论攻势,逼着你来让座,在很多时候这样的存在就是一种无形的道德绑架。

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传统美德则是我们这个社会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是人们美好心灵的外在体现。公交车厢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在短暂的出行过程中,乘客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相互礼让和理解,即便是出现了某些不解的事情也不要上纲上线,横加指责。

其实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这种道德绑架本身,而是所有人都认同,默许这种道德绑架的存在。甚至于深谙其道,稍有不顺心便以此为借口,诸多责备和刁难。

还有最为常见的就是火车上逼你让座,相信这是每个坐过火车的人都经历过的。

春运的火车上人潮拥挤,一个高瘦又略带痞气的人对一个男生说:哥们儿,换个座,我就在前面那个车厢。这个男生一脸不情愿,说不想换。痞气男竟反问:为什么不换座?男生直接说道:单纯不想换座。于是痞气男便说了句“草!真小气。”无辜的男生不仅被贴上了小气的标签,旁边的女生还冷冷的说,“成人之美”都不懂,真是冷漠。

成人之美是很好,但是也不要忘记,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听了这么久,但还是有不少人,借用着道德的名义,占尽你的便宜。甚至连求你帮忙的语气,都显得那么的不客气。

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诚然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帮助的人,但这一客观事实并不能推衍出 “道德绑架” 的合理性。

很多人对“道德绑架”深恶痛绝,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德绑架”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何以干起了“绑架”这种恶行?

在关于道德的讨论中,人们通常将道德分为多个维度。比如,公德和私德,必须坚持的道德和仅具有提倡意义的道德。不管对道德怎么划分,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在老年人眼中是必须坚持的道德,而在年轻人眼中可能就是止于提倡的道德,即所谓“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正因为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对道德的运用也不同。一个群体声嘶力竭地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可能就觉得自己是被“绑架”了。

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不需要道德了,而是社会对道德的评判标准变得多元化了。“道德绑架”实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冲突。冲突双方都认可道德是约束人的,只不过是我不认同你提出的道德,我为什么要被你提出的道德约束?而且,道德的可约束空间的也存在着争议,私德与公德的范围也处于扩张与压缩的激烈冲突中。比如,对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究竟是公德还是私德,就发生了不少争议。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大义凛然,冠冕堂皇的伤害着别人,却还可以用道德准则来说话,他们的良心是不会痛吗?所以有人说,“道德”正是被人粉饰得最为亮丽的一面墙。

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关于阮籍母亲过世的故事。

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教的传统,父母去世,即使要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出来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 ,他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

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我想这就是对道德绑架最好的诠释,所以,以道德的名义要求别人这事儿本身就不符合道德标准,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更是人品问题。

之前在网上也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最后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人,可担心他不能在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

助理提出一个建议:找一个人假意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芬森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一方面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却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个圣人。

最终,哈里顺利地继承了芬森的衣钵。

若干年后,哈里听说了当初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恩师当年采纳了那个建议,我肯定会掉入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真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所以,动机只可理解,不可揣测。人品只可观察,不可试探。否则,将会把本身所认可的人却用道德来进行绑架。

别去考验人性,人性是庞杂的。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不要冒然地去评价别人。简单的否定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你只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的故事。你只是听闻他做了什么,却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真相,永远在路上。

所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每个人都可以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选择。把道德拿来律己,不去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这是成熟的最基本表现。

世界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势能,而“势能”来源于高度差。有人穷有人富,于是人类拥有了赚钱的动力;有人幸福有人不幸,于是人类拥有了对幸福的向往。倘若每个人都善良中庸到极致,人类估计早已被其他动物覆灭。毕竟,人类这套道德标杆,动物界不会买账。

何为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常言道: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人们对高尚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常常促使我们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行为。不得不说,这样的一种社会风气让社会群体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还是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都无时无刻的处在道德的约束里。但是,这种道德的约束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他人,是否真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试图批判我们眼里的所谓的“不道德”言行时是否又真的站在了一个客观的角度,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在无意间以道德之名行绑架之实!

几年前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上,姐姐为了让失散多年的妹妹认回亲生父母来参加节目,节目组将表演者的亲生父母悄悄邀请到节目现场,让妹妹认亲,认下那个抛弃了自己二十年的亲生父母。

妹妹表示不想认,时任主持人的周立波便发动道德攻势说:你也有儿子,你是想让你的儿子看到你的大爱,你的宽容,还是你的纠结和心胸狭隘呢?

道德绑架的野心就通过这句话显现出来。如果她不认,就直接被周立波贴上心胸狭隘的标签了。

而绑架的方式甚至还有些阴阳怪气。先把你捧到道德高地(你的大爱,你的宽容),再猛摔下来(你的纠结和心胸狭隘),让你腹背受敌,尴尬不已。

但是有网友,觉得女孩亲生父母也可以被原谅,但其实不然。我本人自己的妹妹和这个女孩子有同病相怜之处。虽然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但生世却是如此,自父母无情的抛弃,也从无尽什么义务。待长大成人,生父生母就寻上门来,当时嘴脸,至今历历在目。所以即使是我妹妹和电视上这位女孩异地而处,也会和她有一样的想法,甚至言辞上会更激烈。因为不是所有错误都值得原谅。任何难言之隐都不足以成为女孩亲生父母生而不养的借口。而生而不养这种事实,不是说几句漂亮话,讲两句口号就能掩盖过去的。何况,你们在台上绑架的,还是一个年轻人的人生。

面对道德绑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勇气,大声说不。

道德,绑架,这两个词并不晦涩难懂,但对这两个褒贬极端的词进行组合,我们又有多少了解呢?百度百科对道德绑架的定义是这样的: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个群体思想道德低下,认为资源多的人就必须帮助资源少的人,才能达到一种心理平衡,也顺带达到了自己帮助别人的虚荣感。

从这定义里我们看到了什么?道德只是亮丽的幌子,出发点不过是以掩盖心里的阴暗。自己无力而为,却对他人强加高标准的要求,甚至进行言语上的抨击,行动上的强迫,这完全不是道德二字的真正含义。在当今社会,我们推崇道德,敬畏道德,所以似乎给人一种假象,只要打着道德的旗号,我们能够只看新闻标题,就对新闻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对当事人随意谩骂、恶意攻击,甚至人肉搜索,人身侮辱。没有谁可以主宰别人的选择,用道德强奸他人的自由意志,根本上是社会文明的倒退。

从深层次而言,是什么造成了道德绑架呢?当今国家和社会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舆论宣传方向总是把道德看得很重,无论如何,在批判的最后,总要辩证法的来一句:“但是多数人是需要我们帮助的,普通人还是需要做好事的。”这句话说多了自然弱势群体就会把“礼让”当成“理所当然”,即使自己做不到,他们也会把这种心理投射到更具有能力的人身上,渴望借助他们的能力实现自己做好事的精神需求。

进入现代社会,道德不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有限度地解决问题。是否支持国产片的问题。很多观众决定是否看一部电影,不是看这部电影背后多么有情怀、展现了多么崇高的道德观,而是通过口碑来了解电影是否真的好看,或者根据个人偏好确定是否掏钱去看。这是因为看不看一部电影,不再是理所应当的事,中国的大屏幕上每年上映那么多电影,观众显然承载不了那么多的道德——因此,打情怀牌甚至用“下跪”方式要求人看某部电影,就会被视为“道德绑架”。

很多领域同样如此。人们厌恶“道德绑架”,不是因为心中失去了道德底线,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美好的情操和公序良俗,而是讨厌道德的滥用和越界。

前两年最火的道德绑架案例莫过于赵丽颖为家乡修路反被骂一事。自其爆红,网友便曝出赵丽颖老家照片,曾经她生活的农村道路依旧坑坑洼洼的,当时就有网友喊话赵丽颖,赚钱多了也为家乡修一修路,不能忘本。

不久,又有网友晒出村内道路的对比图,现在赵丽颖家乡的路已经修成了水泥路,据传是她得知家乡的情况后,主动联系并愿意出资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所谓的赵丽颖老乡在网上发声,对其出钱修路的做法并不领情,原因是新修的路没多久又坑坑洼洼的,明显是“豆腐渣”工程。

加之“大衣哥”朱之文借给乡亲的近百万元无人愿意归还一事持续发酵,网友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对此行为发起声讨:“最近道德绑架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呢,好像就是你红了,有钱了,就应该给我们花钱,借你的钱也不用还,让你投资办学校,你就应该二话不说去做。我才不管你的钱是不是辛辛苦苦挣来的。”

有了道德这把标尺来度量人与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修养和内涵,那么是否所有人都会来自觉维护道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呢?

再说说,最近的战狼2,短短几天时间破50亿的票房,本来这也没啥,本来就是一波很好的国产电影,却恰逢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天灾无情人有情,吴京作为明星义工向灾区捐款100万。就是因为这一百万,问题来了。

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明白那些躲在网络背后的人在这里吵吵让人家捐几个亿的,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你捐钱了吗?一分钱没捐,却在这里道德绑架人家,你凭什么?

“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首先声明,这不是道德绑架。”

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句话真的不是道德绑架吗?捐款本是一项善举,如今却在互联网的掩饰下变成了道德绑架的极好借口,这难道就是互联网遇到道德绑架所碰撞出的火花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小,并不能说这不好,但是却也让道德绑架借着互联网这辆高速列车迅速发展。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句话“不转不是中国人”,虽然我看到这句话都是默默地拿出身份证说一句,我不转我也还是中国人啊。多少人曾因为这句话不得不转发那条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思考下却是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文章。

因为互联网的存在,绑架的不单单是一个人,这绑架的是上亿的人啊。绑架是犯罪,那道德绑架呢?难道就只是一个笑话吗?

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绝对地适用与一切情况,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实践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教训。所以并不是所有个体都能自觉为道德做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引路人,往往由道德引发的纠纷,在法律面前又是无法解决的,这就引起了我们深思,为何我们自行树立的道德要被我们践踏,为此我们却还要想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去克制利用道德的行为?

道德的出现本身是为弥补法律的不足,现在社会的现象反向倒戈,却想着怎样利用法律去制裁“道德的衍生品”。难得说是“法律”不想亏欠“道德”这么多年来的照顾?

在面对道德绑架时,我们要勇敢说不,也要大声拒绝,不做沉默的羔羊,也不做无理性的混蛋,遇到事情的时候要站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立场上去想想,不要听信不实之言,做愤怒的键盘侠,也不要一味的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不管别人的难处。人世一场都不容易,何必要用道德绑架去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