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这才是刘邦》第五十九章 你们不去,朕心不安啊
楚王?韩信?
当刘邦站在栎阳的宫殿中眺望天下的时候,尽管此时的他已经贵为天子。可是不知为何,此刻他的心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当年秦皇嬴政的那种无力感,这一刻,刘邦深有体会。
是啊,又怎么会高兴?
因为这天下,除却一个汉帝之外,还有着七个异姓的王啊。汉之江山,大半在他们的手里。其封地、人口、财富、甲兵每一个都是对于大汉的威胁。决不能让这些存在危害到大汉的一丝一毫!
我是刘邦,是汉帝!绝不是秦皇。大汉,也不会二世而亡!
朕已经老了,朕走之前,你们不去,朕心不安啊。
你们,随朕去吧!为了这大汉的江山,朕什么都可以做!
“启禀陛下,燕王臧荼反,已下代地!”
闻言,刘邦笑了笑。第一个,很好。
汉五年七月,燕王臧荼以自己为项羽旧封而背主求荣。惧不见容于汉,遂反。
汉五年八月,汉帝刘邦御驾亲征后,虏燕王臧荼。遂以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六郡为燕国,新立长安侯太尉卢绾为燕王,重定燕代之地。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解决了燕王臧荼之后,刘邦看向了东方与南方。因为他所在意的,并不是一个臧荼而已。
两个月后,刘邦得到了一封密奏。
密奏的内容很简单,但却是十足的震撼。
“楚王信谋反”。
这在当时,任何人听过之后都会大吃一惊。谁人不知韩信的实力,而今,难道他真的要谋反?
刘邦也是召集了众将紧急议事。这是一次大汉开国后重要的御前会议。但是,这一次会议,大汉丞相萧何并没有发表什么建设性意见。而帝师张良也很有可能没有参加(杜门不出岁余)这一次御前会议。
一次决定三杰未来走向的会议就这样召开了。
“今有人言韩信欲反,诸将以为如何?”
“陛下,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了!速速发兵,坑了这个竖子!”
看着群情激愤、又有些目中无人的诸将,刘邦一时间并没有说什么(高帝默然)。
他遣散了众人,只剩下了独自一人。默然良久后,陈平出现在了刘邦的面前。此刻,问问陈平,也许会有着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是当他的眼光落到陈平的身上的时候,陈平却并没有急着给刘邦一个答复(平固辞谢)。看到陈平如此,刘邦很是注视了片刻,看来,当初他在修武的判断没有错。
“陛下,诸将是什么意思?”此刻,陈平开口了。
“他们建议朕即刻发兵攻打韩信(上具告之)。”
“陛下,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除却刚才的众将之外,还有人知道这件事吗?”
“未有。”
想想也是,此等重要机密,怎么可能轻易的散布出去。
“那韩信知道这件事吗?”
“他亦不知。”
当听到刘邦如此回答之后,陈平也是喘了一口气。看那样子,是一种很轻松的神态。
“陛下认为,我汉军精锐与韩信的楚军相比如何?”
“似乎不如。”
“我军统军大将在兵道造诣上有能超过韩信的吗?”
“都不如他啊。”
“而今兵不如楚精、将不及韩信,却要派兵攻打他,是逼韩信与我们开战啊。臣私下里为陛下感到担忧啊。”
“依你之见,如何为妥呢?”
“陛下,古者天子巡狩四方,诸侯有会同之礼。今南方有云梦泽,陛下您尽管假借一个出游云梦的说法,召诸侯于陈。陈,临近楚国的西界,韩信若听闻您巡狩云梦,必定不会做太多的戒备而前往拜谒您。他若来,则陛下趁势将其拿下,这样一来解决韩信只需要一个壮士就可以了。”
当陈平说过此话之后,也是静静地看向了刘邦。他相信,自己所了解的刘邦,一定会认可自己的这一建议的。
刘邦考虑了很久,而后看着陈平点了点头。
那么,至此,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整件事。这件事的起源看似是有人上告楚王韩信要谋反。
那么,上告人是谁?
答:不知道。
既如此,上告的证据充分吗?
答:虽不是捕风捉影,但却也无甚凭据。
这一切还得先看看韩信就王楚国以后都做了些什么。汉五年十二月,韩信由齐王改封楚王。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老家的时候,这一次,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吃不起饭、还要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了。
这一刻,他是楚国的主宰,是真正的王!
所有人都即羡慕又恐惧的看着那个坐在王驾之上的男人。谁能想到,这才十年不到的光景,当年的韩信竟然拥有了如此的权势地位!
当韩信回到楚国后,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当年的那个接济他的老妇人。老人家也许早已经忘记了当初自己曾施与韩信恩惠。而今,竟得到了当今的楚王赏赐的千金!更重要的是,这个楚王称自己就是当初的那个韩信。
但是不管老妇人记得与否,有恩于己者,韩信是不会忘记的。
当报答了老妇人之后,韩信找到了南昌亭长。这个怕老婆的亭长此刻看着面前的百钱,也是一阵的羞愧于无奈。因为那是他当年的兄弟、而今的楚王的“赏赐”!
这,算是对我的羞辱?可是,他又能多说什么?
“公,小人也。好事不能做到底。”
说过之后,韩信便是离开了这里。
那么,接下来他要去找的那个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谁了。自然便是当初那个让他遭受胯下之辱的泼皮无赖。
对于这个仇人,韩信是怎么做的呢?
可以说,他并没有为难这个“故人”。相反,却是对这个“故人”相当的“青睐有加”。
看到笔者加了这个引号,可能大家也明白了。韩信将当年羞辱他的那个人任命为楚中尉。大致相当于郡尉的一个官职。而且,韩信对着众人说道:
“这是一个壮士啊,当初他羞辱我的时候,难道是我不能杀了他吗?只不过杀了他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才隐忍下来啊。”
听过韩信的话,很多人都大加赞叹。你看看人家楚王,是多么的宽宏大量!是多么的不计前嫌!是多么的知人善任!
而这,自然也是韩信想让众人知道的。以此看来,韩信仅仅只是一个不通权谋的武神吗?
实际上,大家这么想也不奇怪。因为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如此的大度,这是实在令人敬佩。
可是,当仔细的览阅之后,会发现也许并不是这么回事儿。前文我们说过,太史公他老人家对韩信是充满同情的。因此,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几乎能够明显的看到前后文行文之间的照应。这种照应便很好的突出了韩信“好”的一面。
但是,他没有恶的一面吗?若韩信真非不计前嫌的人,又为何那样的羞辱南昌亭长?至于以此泼皮为中尉,恰恰是以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手法来羞辱对方。
这在彰显宽容的同时,实则羞辱至极。个中原理,只要大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便可明了。
那么,除此之外,韩信还做了那些事儿呢?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当初垓下一役后,项羽的两员大将不见踪迹。前文曾略提过,季布后来归汉。那么,另一位大将,钟离昧呢?
在韩信这里。
为为什么呢?因为钟离昧与韩信的私交甚好。至于他们两个人之前有什么交集笔者着实不知道。有人猜测,两人可能在投军之前就互相认识。也有人认为,是韩信在楚营的时候受到过钟离昧的帮助。
所以,在钟离昧败逃的时候,来到了韩信这里。换句话说,此刻的楚王韩信正在为钟离昧提供政治庇护。
这件事,自然逃不过刘邦的掌握。当年与项羽交战,刘邦没少吃钟离昧的亏。因此,当得知钟离昧在楚国的时候,刘邦下诏,逮捕钟离昧!
但是,韩信是怎么做的呢?
他什么也没做或者说,拒绝。
很多后世的学者在论述韩信是否有罪的时候,往往集中于两点。一者为请假王、二者为与刘邦相约固陵却并没有按时到达。而且,受太史公他老人家的影响,似乎很少有人将上述两点当做太大的过失而普遍给予同情。除此之外,亦忽略了韩信的其他不妥当的行为。
我们先来看看,请假王与相约不至前文我们都已经论述过。这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任何一件事都绝不是一代君王所能容忍的。没有一个古之帝王会放心或者说会容忍一个臣子如此的“忤逆”。别说是两件事,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要韩信的命。
若他面对的不是刘邦,而是嬴政或者说是明太祖,恐怕,韩信连王的位置都得不到。因为,他早就会成为黄泉孤魂了。
这里不再赘述以上两点。我们先来看,他拒绝逮捕钟离昧一事。首先,刘项相争多年,彼此之间的现实关系只能是敌人!就算是要封侯、赦免,这等权利放眼天下也只有刘邦才配拥有。其他人若如此,叫做什么?僭越。
那么,韩信收留了钟离昧,显然是没将刘邦放在眼里。难不成他以为自己成为了楚王,执掌精兵便可以胡作非为了?这是对刚刚进位为天子的刘邦的权威的最大的挑战。
试想一下,一朝开国君主,竟然因为一个诸侯王的庇护就奈何不得一个待捕的人,他还有什么君主权威可言?韩信如此的做法,是对皇权的赤裸裸的藐视。
另外,当汉中央政府的逮捕令已经下发的时候。韩信自然也是得知了刘邦知道钟离昧在他这里。可是,他奉诏而行了吗?依旧没有。如果说你收留钟离昧是出自道义,可以原谅。那么,再次拒绝执行皇帝诏令,这叫做什么?抗旨。
所以,面对韩信这样的挑衅,是刘邦绝对无法忍受的。我还在世,你就敢如此。我若魂归,汉家又怎么能够降的住你?
这还不算,韩信刚刚被封为楚王的时候。无论巡视哪里,身边总是甲士云集,戒备森严。如果说楚地方定,还有些不安因素。以楚王之尊带一些甲士护卫,到也还说得过去。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彰显了楚王的威仪。
但是,天下初定。不仅仅是你韩信认为楚地有不安分因素,你楚地在刘邦的眼里也是不安分因素。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怎么不见如此行事?偏偏你韩信特立独行,如此的招摇?
刘邦怎么能安心?
所以,身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不得不采取措施了。当然了,韩信之所以如此,也当真不全怪他。
可以说,通过前文的叙述,大家已经明白。两个人的矛盾并不是单一一方单纯的发作。而是逐渐的积累以至于愈演愈烈的地步。
现如今,两个人不仅渐行渐远,连那内心,都已经分离了。
天下讻讻,变的,永远都是人心!
因此,当听到陈平的话后,刘邦沉默了。他也不得不沉默,世人皆知韩信之大功。若此刻便是贸然拿下(注意这个词)韩信,其他诸侯是否会心生恐惧?那样一来,是否会激发更多的变乱?
但是此刻的韩信就已经如此,若是此刻不动他,万一等其再次成了气候,又当如何呢?
可以说,这本就是一本烂账。但是到头来,刘邦却不得不一笔一笔没日没夜的将其理清。
只因为,这大汉的天下,决不能向赢秦那般,二世而亡。他刘邦,必须要为之作出一切的努力!
因此,汉六年(前201年)十二月,汉帝刘邦昭告诸侯:
“朕将游云梦!”
世人皆以韩信无罪,太史公他老人家也无限的同情韩信。但是,身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他却不得不记录下最接近事实的历史真相。
我们来一起看看,他老人家所记录下的真相是什么。
当刘邦的天子车驾南下快到楚边境的时候,韩信并不知道刘邦此来是想要抓他(实欲袭信,信弗知)。
这也就是说,韩信对于刘邦的谋划不是很清楚。就目前来说,刘邦的此次出巡云梦,还是单纯的巡游。但是,犯事儿(并没有依令逮捕钟离昧)的韩信开始担心了。紧接着,担心的韩信心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信欲发兵反”。
很多学者认为,此话突兀的出现在前后文的记述中,很有一种当不当正不正的感觉。有的人认为,这是太史公故意如此写。有的人认为,这句话没有任何的缘由,不可信。
但是,请注意的是,笔者多次强调太史公身为一个史学家的职业操守。千百年来,《史记》这一本国学巨著虽然注疏、笺证层出不穷。而且也从其中发现了一些时间、地名、甚至说逻辑关系的错误。
可在一篇如此重要的人物的本传中,出现这样的一句话,那太史公他老人家得疏忽成什么样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会故意的留下一段四不像的话来让后人指责?
更何况,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也都看出了太史公他老人家在整篇《淮阴侯列传》里对于韩信的同情态度。“信欲发兵反”如此有损韩信忠贞形象的语句又怎么会以笔误的形式出现在文章内?
而且,通篇《淮阴侯列传》,韩信自己想要反的字迹此为第一处也为第一次从韩信自己的内心里流露出这种想法。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韩信,刘邦来找你了。
故而,前人的笔法、文法当真值得研究,我等后辈,还远远不及啊。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就因为自己犯事儿,在没弄明白事情的情况下,韩信就已经动了造反的念头。如此说来,说韩信无罪,似乎并不能站稳脚跟。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不是吗?是的。
但是,史书上最终没有出现韩信此时拥兵造反的迹象,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他准备发兵造反的时候,突然间又犹豫起来了。自己不就是拒捕钟离昧私藏钟离昧么?这又算不上什么大罪(自度无罪),此次刘邦前来,自己前往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万一被刘邦趁势抓住该怎么办呢(欲谒上,恐见擒)?
妥了,这就是此刻韩信的矛盾心理。至此,大家也能看明白了。韩信你若真的无罪磊落,自己这般“扭捏”又是要闹哪样?
至此,他的心已经变了。当然了,这与刘邦的逼迫不无关系。
就在此时,他手下的一个宾客出现了。
他自然明白韩信此刻的担心所在,故而上前说道:
“大王,你不如斩杀钟离昧,带着他的头颅去拜见陛下。陛下一定高兴,那样,则可无忧矣。”
听过这个宾客的话,韩信似乎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是啊,而今他与皇帝陛下的冲突,这钟离昧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啊。若是按照宾客所说去做,这不就正好解除了刘邦对他的疑虑吗?
所以,有些人有些时候,内心之中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很现实很自私,但是,却很常见。
就这样,韩信找到了钟离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钟离昧听过韩信的打算后,直接破口大骂起来。
“韩信!刘邦之所以没有派兵直接攻打你,是因为我在你这里!你若今日捕我来向刘邦谄媚,那么我死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你了!你小子不厚道!”
说着,刚烈的钟离昧直接拔剑自刭了。
看着自刭的钟离昧,韩信的做法是什么呢?
“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不得不说,笔者自身是相当喜欢韩信的。但是韩信此举,的确可鄙,亦很可悲!
有的时候自己也在想,历史终究是不可能完全复原的。原因很简单,就连记载史书的史官都不可能确切的知道之前所发生的事。又更何况是依据枯燥的文字的我们?
谁都不敢说自己会还原历史真相。我们所还原的,不过是相对于无中生有者来说更加接近同时也更加符合历史规律、社会现实、思维逻辑的事实。
但这样的事实,它终究只能无限的接近,却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事实。
也许有的人会说,为什么要将历史还原?保持每个人对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的原有认知这难道不好吗?非要“千钻万研”的去追求所谓的真相吗?
正如我之前也鄙视刘邦、同情项羽那般,在那时的我看来,刘邦,的的确确就是一个痞子无赖。项羽,才是一个响当当的大英雄。两者在我的心里,真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尤其是古诗词里,经常可以见到颂赞项羽(尽管他们大多都是借古喻今),但是似乎很少见到有谁歌颂咏叹刘邦的。而我自然也是深受这种影响。
最明显的一处例子,便是对于大家都说刘邦是“无赖”,这一说法的认知。起初的我以为,这句话见诸于《史记高祖本纪》,还是他自己说过的!那就是明明白白的说刘邦是类似于地痞流氓的人物。
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时候的无赖,指的是无所凭借、以至于没有生活来源的意思。可是,久而久之,大家都说,刘邦是流氓、是无赖。
相应的,项羽英雄吗?的确英雄。但项羽真的如历代文人所说的那样优秀?很显然,根本不是。
所以,拨开重重迷雾,我觉得,历史还是要去还原。而这,才叫做真正的历史。
因此,当刘邦一行还没有到达陈城内的时候,就远远的看到了在道路边手持匣子恭敬的等候已久的楚王韩信。
接下来的事情,一切与陈平的预料无二。刘邦事先埋伏好的武士,看到韩信以后,便是二话不说,直接动手。
而韩信,也就这样被刘邦绑了起来扔到了后车里。
简单吗?一切的风险若是能换来成功,那看起来,似乎是挺简单的。
这一刻,身为阶下囚的韩信想起了钟离昧的话,想起了曾经的种种,而后大声的呼喊了出来。
“当真像人家所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到了烹我的时候了!”
面对着韩信如此的怒吼,刘邦也很是无奈。
“你别喊了!有人告发你谋反!你小子也的确要谋反,这都已经很明显了!”
听到这话以后,韩信也老实了。他不知道,此后的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他的确不知道。
他自诩自己在这天下间,绝对算是大英雄。自己的兵道造诣放眼此刻的天下,谁会是自己的对手?谁还敢与我为敌?可是,不知为何,自己却屡屡被刘邦掌控于鼓掌之间!哪怕已经贵为堂堂齐王、楚王!却依旧是如此!
这到底是为什么?!
也许,还是那句话。与刘项二人生于同一个时代,是所有人杰的一种悲哀。在这两个人的面前,一切的光芒都将黯然失色。因为,那天下的主宰,是刘项、是刘邦。
在这之后,刘邦大会诸侯于陈,将楚地全部收归大汉中央政府直接掌控。而后,便是起驾返回了洛阳。
也许在回洛阳的路上,刘邦的脑海里一直浮现一个画面。那就是在陈的时候,当九江王、梁王、韩王等人得知楚王韩信已经被拿下的消息后,他们的眼神里所流露出的恐惧。而在那恐惧之后,便是有着一种野心渐渐地浮现了出来。
韩信,第二个了。朕,这是在逼他们反吗?
反了就反了吧,反了好啊。朕老了,一定要将他们都带走!否则的话,朕心不安啊。
楚王 韩信【本书目录】《这才是刘邦》目录
【上一章】 第五十八章 汉之道当兴 我为大主宰!
【下一章】 第六十章 逐一减除 封邦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