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散文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

儿时的年味| 1988, 骑上我的骏马去拜年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71人  心悦斋主人

文|心月斋主人

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删       

儿时的年味| 1988, 骑上我的骏马去拜年

         

                                  1

童年在边疆的群山脚下度过,周围的邻居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回族还有为数不多的汉族。

小镇里的代步工具是马,地处偏远不通路不通车,大部分住在山上或者戈壁滩的牧民都是骑马进镇中心,购买生活用品,娱乐(酒馆喝酒)消费,或者出售羊毛,皮草,肉类。

爷爷辈,旧社会是陇西豪门,新社会是阶级斗争的“特别重点对象”。一大家人逃难到了这个边塞小镇。

爷爷去世时,父亲十几岁,和奶奶(小脚老太太,有钱人家女孩裹脚,几乎不能拿重物)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姑姑,在这个人烟稀少地理偏远的小镇相依为命。

我有记忆时,家里的生活已经好起来了。父亲没读过多少书,听说过但没见过祖辈的富豪生活。却遗传了家族商人的基因,在偏远小镇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2

童年时的春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少数民族(当时,汉族在当地是少数)的孩子来家里拜年。

初一,院内积雪扫净,家里大门打开,就有高鼻子大眼睛卷头发的可爱娃娃们来拜年。

维吾尔族长像很俊美,比如迪丽热巴这种美女,几乎每个维吾尔族家庭都有一两个,小孩子尤其可爱,眼睫毛浓密而长,眨巴眼睛时如同小扇子忽闪忽闪的。

他们三个五个一群小孩,进到我家,其中一个汉语比较好的说“过年好”,父母或者奶奶就说“过年好,来拿些糖和瓜子吃吧”。

然后我就端出一大盘瓜子,顺便在里面放一把水果糖和奶糖,搅和一下,走到这群小孩中间,每个小孩抓两把,装进衣服口袋。

等到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瓜子和糖果,和刚进门时的局促不安完全不同,小朋友们喜笑颜开,说着维吾尔语或者哈萨克语或者蒙古语开开心心的出门去了。

和我相熟的少数民族小伙伴,会单独到我家拜年,我会拿出糖果盘和瓜子盘让她自己随便挑,把衣服口袋装的满满的。


                                  3

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骑马也成了观光旅游项目,穿新衣吃大餐团聚一堂的喜悦越来越淡了。

但是拜年讨要糖果的小孩子还是一拨又一拨,孩子们的快乐永远都是那么简单,几颗有美丽糖纸,带着甜丝丝味道的糖果就能开心起来。

成年以后,来到内地,这种小孩成群串门拜年的景象再也没有见过。人们不用骑马即可相见,但是面对面却越来越没话说了。

在英国参加过一次小孩“不给糖就捣蛋”的节日活动,让我想起童年那些“骑着骏马来拜年的各民族小朋友”,和那一声一声不标准的汉语说出的“过年好”,那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年的一抹甜味

补充风俗:穆斯林的习俗不吃猪肉,在“汉族是少数人口地区”长大的我,从小也没吃过猪肉,也基本没见过猪跑。对各民族的信仰尊重,“猪年快乐”这个词要注意使用场合。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网络世界向各位网友提前拜年:祝大家“过年好”。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