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即答案②》

2023-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拾光筑梦

《问题即答案》

作者:【美】赫尔·葛瑞格森 【译】魏平

阅读:20230613-

【如何理解沉溺于惯性思维,撞了南墙才回头?】

人们的社会身份和个性主要是由他们的交际关系塑造的,他认为我们会选择学习“稳定知识”,而不是挑战我们既有的基本认知的“转化型知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质疑自己知识体系的框架无异于使他们的世界天翻地覆。“挑战基本认知往往会变成禁忌,以限制知识的产生”。

事实证明,面对抵制重塑的高墙,问题是打破这面墙的最有效的方式。问题可以温和地敲开禁忌之地的大门,帮助个体和群体重新审视基本设想。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通过提问“我们确认的基本事实是什么”来探寻某个领域的基本真相。你非常确信的事情便是基本真相、公理,然后你再据此进行推理。

//前一段懂了,后一段悟了。关键的中间没弄明白。

质疑自己知识体系的框架很大一个难点在于还没有清晰的知道什么是该有的框架,就要抛弃现有的体系,自己像是悬在半空中,完全没有安全感。

而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看着例子剖析着道理认为这简直是真理,可在现实中遇到的时候,依旧因为内心的存疑不能完全认同“你非常确信的事情便是真相”,特别是在人性上。而马斯克的例子是用在事务或者事物上,并非人。这一点是否是怀疑产生的关键。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提问?】

权力往往会毒害提问过程,绝对的权力绝对会毒害提问过程。

即使规定不合理,即使规则制定者并不具有相应资格,我们也会按命令行事,循规蹈矩。我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拒绝俯首帖耳的代价往往很高。

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满是问号,这些问号在他们毕业的时候都变成了句号。

阿淼写于2023年6月15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