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孩子成长的心理养育

2018-03-13  本文已影响366人  晴朗的成长日记

想写这个系列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家也发生过。

很多家长常犯的例子:当我们的宝宝只有几个月的时候,都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只要妈妈走过去就会不哭,但是很多的妈咪都不知道,还以为孩子是爱哭爱粘人。

家里的老一辈有时会说:让他哭,不要抱他,宝宝哭累了就不哭了,你现在老依着他,会把他惯坏的。

但是你可知道?这个时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关键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0到3岁、3到6岁、6岁到12岁、12岁到18岁。这四个阶段就像树的四个部分,树根、树干、树枝、树叶,18岁以后就是果实。

如果错过了0到3岁的心理养分,孩子的问题必然在3到6岁前露出来。不过还有机会,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弥补,如果再错过了3到6岁的养分,在6到12岁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庆幸的是,还能弥补。如果6到12岁的教育再错过了就很遗憾,孩子的一生恐怕就被你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今天我先梳理0~3岁孩子成长必须的心灵养分,这些养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

树根是成长好坏的最关键因素,0到3岁的孩子,家长必须重视两大养分

第一个是拥有安全感,小孩出生到一岁半的婴儿需要安全感,要完全依附在妈妈身上,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妈妈,只要妈妈稍微离开,他就会有点害怕,他就会觉得妈妈是不是不要我啦?妈妈是不是要遗弃我了?所以,他在这个阶段要怀抱,靠在妈妈的身边。若竭力离开他,他就会哭,他就会念着你,他要抱,比如说你要去一趟厕所,他就用眼睛盯着你看,心想爸妈要去哪里了,他就会紧张,就会哭。

如果你没有陪在他的身边,那么孩子就会出现安全感不足,这个阶段安全感如果没有建立好的话,他就没有能力到下一个阶段。安全感可以说是一辈子当中最重要的支柱,所有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都是从安全感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未来就会自卑,经常会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总觉得自己很弱小,很想强大。

他很喜欢黏人,到了两岁四岁五岁,他都黏着别人,他的探索能力比较低,在家里的时候会很活泼,到外面去的时候不喜欢跟别人交往,害怕跟别的小孩交往,人家一跟他玩,他就把头扭过去。

容易主动攻击别人,当他跟别的小孩玩的时候,他会动不动就攻击别人,打别的小孩,举个例子,猫跟狗在一起的时候,猫总是先动手,因为他担心狗要打它,其实是那个猫自己内心害怕,老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也是一样,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未来会影响到他自信心的建立,他会自卑,他总觉得比别人要差。

怎样去正确地建立安全感呢?建议妈妈是八个月以内一定要把工作停掉,去陪伴孩子,尽量母乳喂养,孩子与妈妈同床睡觉。18个月以后同房不同床,晚上睡觉把小床靠近大床。然后等她四五岁的时候,慢慢的让她有独立的房间。这个阶段记住一句话: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要提供温暖可靠的帮助。

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回到家里跟妈妈说,今天我跟小明吵架了,他竟然打我,打的我好痛啊!呜呜~有的家长会说:“这样子啊,是不是你先动手的?叫你平时不要给别人玩,你怎么老是跟别人玩呢?你一个人安安静静,谁打你呀?”

还有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哭,就不耐烦了,就知道哭哭哭,你不知道打回去吗?一翻大道理,说的孩子都不说话了,本来孩子想跟妈妈倾诉,需要妈妈耐心地倾听,需要陪伴需要安慰,可是妈妈却做了同学的帮凶,反被批评被责骂,所以孩子就更没有安全感了,他会从内心深处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个妈妈亲生的。

儿子才4时岁,有一次,被爸爸逼急了,说难怪你们每次都认为是我的错,都是我这不好那不好,我知道了,我是你们充话费送的。

所以,当孩子在外面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孩子的港湾,来倾听孩子发生了什么,需要我们什么帮助和支持?

这个做法百试不爽:先谈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客观的不带指责的描述事实,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给她支持和安慰,抱抱她,让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扎根发芽,才有能力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下一个阶段是什么呢?1.5岁到3岁是孩子的探索期,就是孩子开始对外界进行探索

这个电风扇是怎么在转呢?这个水壶是怎么回事啊?这个电视怎么会有遥控器呢?妈妈为什么是这个表情呢?嘴巴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孩子全方位开始探索他的身体,他也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吃饭,开始学习,与这个世界互动。

这个阶段很重要,可以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创造力、创新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选择能力,可以这么说,人一生大部分能力与这个阶段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安全感和探索期,这两个阶段合在一起就是三岁以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而中国90%的家长在这个阶段做的不够好。当一个孩子在玩水,他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看了之后,哎呀~我的小宝贝啊!怎么又玩水?等一下把衣服会弄湿的,会感冒的,然后就把他抱起来。以孩子健康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探索权。

宝贝啊,不要玩沙子啦,等一下把衣服弄脏啦;哎呀,宝贝呀,不要再画了,把房子都搞脏啦;哎呀,宝贝啊,不要再跟那些小朋友玩啦,来我们一起玩;他要去感受这个沙子的细腻程度,你不给他机会。

如果这种探索总是被家长阻碍,将会给孩子带来三个巨大的伤害

第一个伤害就是孩子的注意力被破坏掉。大家看看我们今天是不是有很多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人在教室,心在外面,做作业的时候没做几分钟,一会想东,一会想西。

第二个是探索力被破坏。让他观察水为什么有温度,鱼为什么这样游来游去,它一探索就被大人给抱走了,他的一次两次三次上千次就这样被破坏掉了,每次在他专注的时候,你却破坏它,导致他无法集中。

在孩子心里,原来玩沙子是不行的,晚睡是不行的,跟别人交朋友是不行的,出来单干是不行的,把家里的玩具搞得乱七八糟也是不行的,怎么样都不行,所以还是什么都不干好了,最好是一个傻瓜。

妈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孩子就开始不去探索,对生活失去了好奇和热情,就慢慢的自我封闭,变得很不开心,很不快乐,各种自闭症忧郁症都来了。

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多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很少,在国外,从小就非常重视探索能力,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带孩子到野外去野营,然后跟爸爸一起去修自行车,带孩子上山下海去探索,各种各样的探索,可是在我们中国人是没有的,你看外国的科学家这么厉害,诺贝尔奖那么多,其实跟他们的探索能力是有巨大关联的。

第三个是选择能力被破坏。一切被父母包养了,包括吃饭穿衣,上什么学校做什么事情,找什么工作,全都由父母安排,就算恋爱都是父母说了算,整天宅在家里吃饭睡觉玩游戏。

没有自己的决策能力,自己也不敢做选择,晚上吃什么,买什么衣服随便,家长从来都不让他有选择的机会。现在最怕的就是一个不懂得教的父母留在孩子的身边,那简直就是在污染自己的孩子。我们必须要大胆地让孩子去自由地探索,放开放开再放开。

还有一点要说:摔到了,就让他自己爬起来就好啦,尤其是男孩子,男子汉大丈夫,勇敢一点,自己爬起来。但孩子摔倒了流下了眼泪需要家长的帮助,而家长却说勇敢一点,这个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你竟然不管我,还要我自己爬起来,孩子会认为,我必须要独自去面对,长大之后来孩子遇到任何事情,就只咬着牙默默地去承受,就算失恋了,实在想不开,他也不会告诉爸爸妈妈,她真的很伤心,却不给你们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这样的孩子的人生字典里面就再也没有帮助这两个字。

你知道吗?所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时时给孩子提供温暖可靠的帮助,不是冷漠对待。

马上冲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安慰孩子,宝贝不哭,哭的样子好丑,这种做法好不好呢?

不好!如果孩子只是摔倒了他不哭,他有能力自己爬起来,他自己可以去克服这个困难,家长却太早的把他抱起来,他根本就不需要你的帮助,而你却去帮助他,这个行为就叫做替代。

以后他会怎么想呢?我摔倒了,我爸爸会跑过来,然后把我抱起来。我的人生,我根本就不用担心,爸爸妈妈都给我打理好了,这些孩子就是今天的溺子,明天的花花公子。

特别是有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摔到了,既然去打桌子打椅子,还边打边骂。这样的孩子成年之后最常说的话就是都是你害的,要不是因为你啊,我怎么会这样呢?全都怪你。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当孩子摔倒了哭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是帮助,就伸出一只手。

为什么要伸出一只手,而不是双手把他抱起来呢,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如果我们每次用双手把他抱起来,这个孩子从此以后,当他碰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自己去寻找帮助,就只会站在那里。

伸出一只手,抓住我们的手,自己站起来,与我们直接把他抱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子的手抓住我们的手,这个叫做他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里,孩子被我们的手抱住,这个叫做他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里。

孩子,我已经给了你一只手,你要不要站起来?决定权在你这里。从此让孩子意识到,如果孩子决定,我一定要站起来,那么孩子以后碰到自己解决不了困难的时候,他会主动地向爸爸妈妈求助,并且又能够妥善的解决。

所以在孩子的安全期建立的时期,给予温暖安慰帮助;大胆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如果她得到了充分的探索,那么她的表达能力、判断力、选择能力一定不会太差,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和善跟人家交往,自己很开心很奔放,整个人都玩的很嗨,能说能唱能跳,能写能画。

就像我们家的小公举Coco~除了瘦一点外,其他方面堪称完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