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格局

段永平:OPPO、vivo真正的幕后大老板,他才是人生大赢家!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43人  良大师

近日,有一则令中国手机行业振奋的消息。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IHS Markit 报告显示,

第二季度手机全球出货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手机品牌OPPO成功超越苹果,跻身前三。

如此一来,手机前三,

再也不是韩中美三足鼎立,

而成为了一韩两中。

而手机出货量前10名中,竟有6家来自中国。


▲来自IHS Markit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

榜单第6名是vivo手机,

圈内人都知道,vivo和OPPO系出同门,

如果两个品牌加在一起,足以排在第二,紧逼三星。

关于这两个品牌是如何崛起的,

已经有过很多报道,

良叔不想再嚼舌根了。

但却想聊聊这两个品牌的实际控制人:

段永平

段永平,人称阿段,

被誉为中国最神秘的富豪。

他40岁便退隐江湖,

身价不可估量,却又极其低调,很少曝光。

然而,OPPO、vivo、步步高、拼多多,

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

国企岁月

1961年3月10日,段永平出生于江西南昌。

同一天,远在1000公里的广西来宾,

也出生了一名男童。

此后20多年,段永平在商界叱咤风云,

而此人在体育界独步武林,这人名字叫李宁。

说回段永平,

他打小聪慧,有主见,动手能力强。

1977年,年仅16岁的段永平遇到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断10年的高考恢复了。

然而,想要考取,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时报名者多达1000多万人,

经过审查,条件符合的有570多万人,

而最终录取的仅有27万人。

录取率只有4.7%,前后无双。

段永平就是这27万分之一,

他考入的是浙大无线电工程学系。

1982年,学业有成的段永平,

被分配到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工作。

▲北京电子管厂

同年,一位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毕业的人也分配到774厂,他比段永平大4岁,也比段永平成熟,

因此受到领导们的青睐。

第二年,就被提拔成副科长,

六年过程中,便成为财务处处长,

后来又成为厂长。

此人叫王东升,

再后来他把这个破厂打造成A股的巨无霸

——京东方。

相比于王东升,

段永平却郁郁不得志。

他认为在北京,要论资排辈,

讲究的是出生门第,

“是大院子弟还是胡同长大的”,

“谁是谁的儿子”......

想着自己机会不大,便在1985年离职了。

用3年的时间,在人民大学读了一个经济学的硕士。

这3年,段永平应该想透了很多问题,

也形成了独立的思考习惯。

从他毕业后的选择,便可以看的出来,

他决定去偏远的中山。

这在当时,是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大家都在往北上广这些大城市跑,

段永平却跑到一个鸟不下蛋的地方去干制造业。

时至今日,便能明白,

段永平对形势研判深刻而准确。

也许从那时起,他已经懂得“下沉市场”,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88年,27岁的段永平奔赴中山,

加盟一家叫做“日华”的电子厂。

那一年,中国南方大地,

商机奔流,百业蓬勃,

离中山不远的深圳,

富士康在西乡落户,平安在蛇口开业。

一代弄潮儿悉数登场。

2

霸王时光

段永平凭借一张研究生文凭,

在小工厂“日华”鹤立鸡群,

不到一年,便荣升厂长。

可是段厂长很快发现,掉进了一个大坑。

这家工厂,没啥核心技术,也没自己的产品,

就靠接些散活,组装一下,

吃了上顿没下顿,整个厂年亏损 200 万。

无奈,段永平只能硬着头皮上。

为了快速扭亏为盈,

段永平的第一个想法是,

看看市面上哪些电子产品好卖,就比着做。

很快,他就发现了目标:游戏机

当时日本任天堂的红白机,横空出世,

在中国正好搭上彩电普及的潮流,

“魂斗罗”、“超级玛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任天堂也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任天堂游戏机售价却是2000元一台,

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段永平马上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机,

仗着自己有点技术功底,带领研发团队,

2个月便研发出质量和任天堂不差上下,

但是价格却仅为4分之1的游戏机。

这款游戏机,段永平起名为小霸王游戏机。

而日华电子厂也改为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

那时是1991年。

90年代,类似任天堂的山寨机很多,

段永平马上意识到,

只靠质量和价格还不足以“称霸武林”,

还必须添加一个重要的元素:营销

随后,段永平砸出40万,

在央视打出一个广告,推出“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的小霸王大赛。

质量、价格、营销三箭齐发,

小霸王游戏机迅速雄踞市场榜首。

然而,主动求变的段永平却不满足于此,

他很快发现游戏机市场存在一个瓶颈,

那就是:

游戏机的玩家虽是孩子,但是买单的却是家长。

可是,又有多少家长愿意出钱,

让孩子沉迷游戏呢?

而此时,个人电脑开始风靡中国,

“电脑学习机”五个字,砰然呈现在段永平脑中。

这事儿并不难,

只要把游戏机加个键盘,换个包装就行。

除此,为了打破家长的固有认知,

营销套路也要变。

段永平同样花费40万元,邀请成龙代言,

还创造出一句经典的slogan:

“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

这句广告词响彻南北,小霸王也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标配。

小霸王学习机在当时到底有多火?

不仅市场份额逼近80%,还经常卖断货。

94年大年三十,工人们加班到了凌晨三点,

段永平实在看不过眼,

就让大家下班回去休息。

当工人走出厂门时,

发现等待拉货的车队排了 1 公里多。

司机们下车拦着工人说:

“师傅,你们怎么下班了,

我们可都等了好几天了......”

小霸王风光无限,名利双收。

当时一份“国人最熟悉的电脑品牌调查”中,

位列榜首的既不是 IBM 也不是联想,

而是小霸王。

分众宣媒的江南春说过:

营销首要任务就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正如小霸王在家长心目中,

它就是一个能学习的电脑,

而且区区几百元,太划算了。

对于孩子,也大爱这款学习电脑,

因为只要家长不在,

学习机秒变游戏机,玩个天昏地暗。

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完美融合,

小霸王也借此,销售额增至10亿,

成为商界新星。


话说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

一次去商店买钓鱼用的鱼漂。

他发现,那些鱼漂都是五颜六色的,

于是问商家: “鱼能认出这些色彩?” 

店主把嘴一撇,说到:“买单的又不是鱼......”

营销真是一个洞察人性的学问,

小霸王也借此,销售额增至10亿,

成为商界新星。

3

出霸王记

段永平具有不可思议的人格魅力,

所有跟过他的人,无不为之折服。

良叔以为,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舍得分钱。

小霸王隶属怡华集团,

短短几年,便成为集团最赚钱的项目,

段永平大袖一挥,

决定和下属分享20%的利润。

其中 4 名研发顾问,

每人分到超过10万的年终奖。

那可是90年代,

这奖金可以在深圳福田区直接买下一处房产了。

▲庆功宴上的段永平

据说当年小霸王年底分红,

直接在现场发现金,

“双手拿不了就用报纸包,

小报纸包不了就用大报纸包。”

那场面想想就刺激。

然而,“不患寡,患不均”是人之常情,

段永平的高调发钱,加上极高的威信,

让集团一些领导感受到了威胁,

段永平也开始遇到一些至上而下的阻力。

1995年,段永平和怡华集团的矛盾,

到达了巅峰。

为了和管理团队共享小霸王成长的红利,

段永平向集团提交了一份股改请求,

然而,集团却非常粗暴地否决了,

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段永平也意识到,在别人屋檐下,

根本无法大展拳脚,于是决定离开。

本分的他,还与怡华集团签下了一个君子协议:

一年内不和小霸王在同行业竞争。

作为回报,

怡华集团总经理陈健仁亲自为他开欢送会,

还特意送了段永平一辆奔驰车。

除了奔驰车,段永平还收获了更为尊贵的礼物:6位追随者。

其中就包括:

陈明永(OPPO CEO)、沈炜(vivo CEO)和金志江(步步高教育CEO)。

怡华集团派人来说服他们留下,

然而他们却说:

“船长都不在船上了,

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

所以要求下船。”

我的MBA教授曾说过,

职业经理人和商业领袖是有区别的,

前者也许能把生意做好,而后者不仅可以做到,还能吸引到忠心的追随者。

段永平,显然是后者。

4

步步高升

1995年9月18日,离开小霸王的段永平,

在与中山一江之隔的东莞,

创办了步步高电子公司。

现在看来,步步高的成功,

最重要的无非就两点因素:

一是对内,全员股份制;

二是对外,明星广告代言。

在“钱能换来忠诚”这件事上,

段永平和任正非不谋而合。

步步高一成立就是股份制,

中层管理可以直接入股,

代理商可以直接入股,

甚至最基层的员工也可以直接入股。

如果你没钱,又想入股怎么办?

没关系,段永平会借钱给你,

回头你用分红和股利再还回来即可。

就这样,段永平把自己70%的股权稀释成17%,而步步高体系中的每个人,

都成为了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公司想不成就点什么都难。

▲步步高东莞工厂

在产品开发方面,

段永平为了兑现承诺,

避开和小霸王同一个赛道,

而是聚焦于电话和VCD等热门产业。

广告投放也非常激进,

请来李连杰成为代言人。

那句“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歌词,成为经典,广为流传,

“步步高”品牌也在一时间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

段永平洞察到电视普及后,

央视广告将能带来巨大的流量,

于是决定搞件大事:

竞争央视标王。

第一年,败北;

时隔两年,又来,

竟然败给主要的竞争对手——

胡志标的爱多VCD。

那是1998年,

胡志标以2.1亿的天价中标,

在台上他春光满面,得意无比,

眼神撇向台下的段永平,说到:

“才2.1亿,真便宜啊......”

不到两年,爱多VCD资金链条断裂,

胡志标也因为诈骗罪而锒铛入狱。

冰火两重天,

步步高却在1999年和2000年蝉联两界标王。

打响品牌之际,

步步高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先后进入了视听、通信等行业。

步步高帝国进入鼎盛时期。

5

急流勇退

1998年,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

段永平遇到了一个女人。

刘昕当时是美国《棕榈滩邮报》(The Palm Beach Post)的首席摄影记者。

回国探亲时,和段永平相识。

两人都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

刘昕比他小7岁,出生于西安,后来移居美国。

两人相处仅2个月,便决定终身相守。

考虑到两地分居,无法维持家庭,

段永平向刘昕承诺:

“将步步高推向一个新台阶后,

一定到美国与她会合。

▲段永平和刘昕

段永平说到做到,

1999年,便将把公司业务分成了三条线:

第一条线:教育电子业务

主要经营步步高点读机、学习机等等,

黄一禾负责,后来由金志江接任,

这就是后来的步步高教育集团。

第二条线:视听业务,

主要经营 VCD、DVD、MP3、蓝光 DVD 等产品,陈明永负责。

这便是后来的OPPO集团。

第三条线:通信业务,

主要经营无绳电话、步步高音乐手机等等,

沈炜负责。

最后成为VIVO集团。

三条战线,分别由自己的3位得意门生领头,

段永平也放心了,只留下10%的股份。

2000年,他移居美国,与妻子团聚。

此后,段永平过上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

他住在加州奥克兰附近,

是金州勇士队的铁杆球迷。

勇士夺冠后,他还特意发了一篇博客庆贺。

博客里说:

“直到我看到库里为vivo代言的广告,

我才知道,哦,原来我们请了库里。”

言语之间,满满的自豪感。

▲库里棒杯

段永平另一大爱好就是打高尔夫球。

他参加了一个华人俱乐部,

经常和球友切磋一番。

良叔一球友,曾和段永平同场较量过,

他说老段是高手,80杆出头。

击球距离不算远,但是极其稳定,

几乎没什么失误。

无论球打好打坏,都是一幅表情。

高尔夫球场上,就怕这种波澜不惊的人。

生意上的事,段永平也不再过问。

每年回国两三次,

都是找陈明永他们玩儿,也不谈业务。

据说几家公司都还为段永平,

保留着董事长办公室,

听说阿段来了,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董事长”。

6

投资生涯

从耀眼舞台退下来的段永平,

显然一开始有点不适应。

“那个时候我就想,

我将来要在这里生活的话,我来这里干什么?

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着。”

总要找点事儿干吧?

想来想去,做投资吧。

于是看了一堆讲 K 线图的书,但是不明就里。

直到看到巴菲特的书,里面说,

“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

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段永平有种被击中的感觉,

并非因为这些理论新颖,

而是因为和自己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他当年押注步步高就是这种心态,

只是当时他不知道,这就叫做价值投资。

此后,他便坚定不移地执行这条投资法则。

段永平有两笔非常成功的投资,

一笔是网易;一笔是苹果。

2000年,网易在美国上市,

结果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股价暴跌。

▲网易创始人丁磊

从上市时的 15.5 一路下跌,

最低跌至0.48,跌幅达97%,

焦头烂额的丁磊,每天都在思索着怎么才能卖掉公司,结果无人敢买。

丁磊去找段永平请教,

在这个过程中,段永平对网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游戏策略市场,

段永平做过小霸王,

知道这个领域潜力非常大。

段永平觉得网易的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于是2002年,段永平开始大量吃进网易股票,

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前后购买了205万股,占网易的6.8%。

仅 2 年时间,网易凭借游戏业务起死回生,

股价飙升到了70美元,

段永平得到了近100倍的投资回报。

段永平在投资界也一战成名,被称为“中国巴菲特”。

除了对巴菲特敬重有加,

段永平还对另一位大神敬仰无比,那就是乔布斯。

段永平一直认为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

这不是恭维,而是落到了实处。

2012年,段永平带领很多vivo、OPPO的员工,一起低价购入苹果股票。

这笔投资如今的收益已达到几十倍。

为此,他自己还调侃到:

“还是OV(OPPO、vivo)老大们牛啊,

一边学习苹果做产品,一边买苹果股票,

让苹果帮你们赚了几次钱。”

网易和苹果两笔投资极其成功,

有媒体进行过计算,

说这两笔投资收益,

已经超过段永平做实业的收益了。

7

提携晚辈

良叔一位风投界的朋友曾说:

“高明的投资者,不是投资,而是投人。”

段永平貌似也深谙此道。

2006年,他在 eBay 上以 62.02 万美元,

拍下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站在了风口浪尖,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

他带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

▲巴菲特和黄峥

一开始,大家以为那是段永平亲戚,

后来才知道,那小伙叫黄峥,

他就是现在拼多多的创始人。

2002年,学霸黄峥从浙大毕业,

准备赴美留学。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叫丁磊的人加他MSN,

想咨询他一个技术问题。

黄峥回忆时说,“我当时以为是骗子。”

后来发现真的是网易那个丁磊。

这件事之后,黄峥和丁磊渐渐成了铁杆网友。

去美国以后,

丁磊介绍了黄峥和段永平认识,

因为住的近,黄峥还帮段永平做一些投资。

3年后,名校毕业生黄铮,

面临重大人生选择:

一个是微软,见证过去;

一个是谷歌,代表未来。

但在当时,这家创始于车库的企业,

并没什么腾飞的苗头。

他去找段永平请教,

后者很坚定地说:

“去谷歌干 3 年,回来你就财务自由!”

果然,3 年后谷歌上市,

黄铮手里的期权换回来了几千万。

2007年黄峥决定回国创业,

段永平就把步步高的一块电商业务给了黄峥。

而拼多多的第一笔天使投资,也是来自段永平。

2018年7月25日,

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标志着段永平又一笔成功的投资。

有网友问段永平,

“为什么看好充斥着假货和次品的拼多多?”

段永平的回答是,

“给黄铮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厉害的地方的。”

黄峥厉害的地方到底在哪儿,

可能就是他巧妙抓住了 9 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契机。

段永平知道“下沉”在中国才是王道,

正如30年前的他,放弃北京,只身南下,

来到一个叫中山的小地方。

而那就是他精彩人生的起点。

8

三点感触

段永平的经历太多丰富,

看完这近 6000 字的描述,

想必你有不少自己的感悟。

比如,高学历是逆袭的利器、

营销是商业的翅膀、

分钱是激发员工活力的法宝、

弱联结关系能创造机遇......

除此,良叔想谈谈自己的三点感触。

第一、不做错的事,比做对的事更重要


段永平曾在斯坦福校园与华人学生,

进行了一次交流和分享。

当问及他的成功经验时,

他说自己有个“不为清单”(Stop Doing List),

他会明确哪些事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因为,从长远来看,

不做错的事,比做对的事更重要。

比如,经营上,他就规定,

决不代工、决不有息贷款,

虽然会损失短期收益,

但是长期来看,

不会造成质量下降和资金链断掉。

这样才能基业长青。

如果我们拿上文提到的爱多 VCD 来做个过比,

就会更有说服力。

当年爱多VCD叱咤风云,

2.1 亿拿下央视标王,

结果却因为产能跟不上,导致质量下降,

又因为贷款还不上,而最终坍塌。

这就是现实,

很多企业倒掉,并非因为对手太强大,

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

针对企业,这条缄言成立,

对于个人,同样有效。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过一句话:

坚持不做傻事,

而不是努力变得非常聪明的人,

长期下来,将拥有非凡的优势。

那什么是傻事呢?

就是那些明明知道会带来弊端的事。

比如:抽烟、过量酗酒、毫无意义的熬夜,

长时间的玩手机游戏、一晚上的肥皂剧......

避免这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生百十年,化成分分秒秒,人人难免不小心中招。

要知道这些傻事,

都是根据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

所以,你能保住”童子身“,就能领先很多人了。

你想有大成就,良叔帮不了你,

因为那是要靠命的。

但你若不想混得太差,

良叔给你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

避开那些显而易见的错事。

人生的马拉松,

不在于你一开始跑得多快,而在于,

漫长的路程中,始终没被傻事绊倒。

第二、模仿+改良是一条捷径

段永平曾多次承认,

自己商业的成功归于“跟随战略”的成功。

“跟随战略”是营销学上的术语,

说白点就是模仿+改良。

当年小霸王模仿任天堂,

增加了很多适合中国人的小设计,

又把价格降了一大半。

步步高 VCD 是在市场成熟后才进入,

价格公道,还标榜自己的纠错功能,

要知道那时大家看的都是盗版碟,

这功能太吸引人了。

而OPPO和VIVO,

也是在手机市场成型后才介入,

走日韩风格,

导致在一次三四线城市的调查中,

有近一半的人以为这两个品牌来自国外。

然而,“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功能,

又优于日韩品牌。

就连拼多多也是如此,

电商各大平台都已经打的不可开交,

它却姗姗来迟。

虽然模式和其他电商平台无异,

但依靠下沉市场和社交属性,竟然杀出一片天地。

也许模仿+改良,就是段永平绝招,

他的网络ID是“too fast is slow”(快就是慢)。他经常说:我不求快,我要先看清,才会介入。

是的,前面有成功者,

你研究出别人是怎么成功的,便能借鉴,

同时你还要考虑对方是否有缺点,

在些基础上改良,你的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可敬,

第二个吃的人才算是聪明。

第三、不要为了事业抛弃家庭

这是一个很个性化的感触,

也是我本人最佩服段永平的地方。

但凡有些成就的男人,往往征服欲很强,

他们会为了事业忽视一切,包括家庭。

他们会冲锋在第一线,半年不回家;

他们会劝手下“不要离职,可以离婚”;

他们会以事业为名,缩减陪伴孩子的时间。

而有些企业,也不会太多考虑员工的家庭生活。

我知道一些大企业的奇葩规定,

晋升就不能本地任命,

一定要把你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我曾有个顶头上司,就是外派干部,

一次我们陪客户吃饭,他的电话响起。

接通后,坐在旁边的我,

听到电话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叫,

后来知道是她老婆,

因为小孩子眼睛磕到了台阶,

流了很多血,六神无主。

领导赶快跑到外面接听,

直到饭快吃完,他才进来,

我看到他眼睛红红的,

虽然平时很敬畏他,可那一刻却很同情他。

但凡被外派过的人,都懂得这种苦。

为了仕途发展,

你不得不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

觥筹交错后的寂寞无处言说,

远在一方的妻子,

却只能用尽全力维系一个缺少男人的家。

当然,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不能强求。

但是,如果让我一定在事业和家庭上做个决择,我一定会选择家庭。

因为,我想亲眼看着儿子长大;

我想陪着老婆慢慢变老;

我想周末带着一家人去吃美食;

我想周日带着一家人去看电影......

我想让这类场景更多的融入我的回忆中,

而不至于老的时候,一回想,

全特么是谈判桌上狰狞的脸,

以及满屏幕的邮件和PPT......

所以,我很认同段永平放弃光鲜的舞台,

而选择和家人在一起。

当时有不少人劝他,

不应该放弃这么大个帝国,他却说:

“不可能让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

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

是啊,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现在的段永平,育有一儿一女。

一家四口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

连起来正好是“开心平安”(谐音)。

参考材料:

《段永平和他的门徒们》来源:深响

《段永平传奇》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段永平:中国富豪往事》来源:最人物

《段永平连答53问,核心是“不为清单”》来源:虎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