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些“使劲儿”-by伊可妈
一本书,读完了,这次的读书效率特别高,本来安排每天一章的,跟着大部队,但是发现自从提早准备了第六章“转换问题”的分享,就一下进入转折点,快速阅读停不下来,一口气几乎读了3-4章,差不多接下来没有几天就读完了整本书,再跟着每天的分享温故知新,感觉很容易就跟下来了。期间,完成了另外一本书的阅读,第三本书没能读完,但是也读了一小半。回头看看这样的效率,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再深究一下原因,觉得有这样几点:
一 抱团“作战”,让你无路可退
刚刚开始,真担心自己跟不下来,正值期末,同时在准备市里骨干教师培训的结业答辩……苹果妈妈说,如果没能及时完成任务,要么退出,要么红包,想着这么多任务,我准备了三天完不成任务的红包,没想到,最后一个没发。每天都在刻意练习,尤其是复盘,想到的点都逐一记录到记事本上,晚上或者有20分钟左右的整段时间就用幕布整理出来,这一开始,就完成了整个内训。每天都在看团队战友的复盘,每个人的每天都在刻意练习,虽然基于不同的点,但是当你看到每个人都在使劲儿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我停不下来,也不愿意停下来,至少,我不能拖后腿。我不想离开这样的团队,更愿意紧跟这样的团队步伐,让自己精进,每天都有这样的信念,一不小心,就坚持下来了。
这次我们的内训是这样的抱团“作战”,当我们走上运营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通过抱团,让参与的学习者都“无路可退”,帮助大家都一起跟上学习步伐精进呢?
运营启示:
1.抱团
抱团人数可控,10人左右的小组,具体的数量还可以再推敲,按我们这次的人数我觉得很好,既能关注到组里其他每位成员的状态,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的能动性。
2.共同的信念
每个组可以有自己的“团建”加强组内成员的链接,如果能从线上到线下链接更好,可以通过每组的组名、口号、logo等加强链接。
3.严格的规则
如果愿意抱团精进,就需要一定的“门槛”,比如打卡押金或者像我们这次的退出或红包?具体每次的运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二 用输出,倒逼输入
每天的复盘成了学习输入的动力。想到之前看书时比较难坚持,多是因为兴趣爱好看书,不用每天输出看了什么,刻意练习了什么,所以可看可不看。但这次的共读不一样,每天都需要复盘,复盘时的结构化思维会提醒我,今天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有目的,就很更有动力。
三 复盘,精进了阅读方法
我发现自己的阅读转折点是在分享了第六章之后,而中间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分享第六章,get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反复阅读之后,对整本书的脉络更加清晰。
四 在践行阅读所学中尝到“甜头”
在这本书中,选择地图、十二个问题、学习者和评判者的心态对比等核心内容都在生活中逐一践行,尝到了甜头,更想进一步学习之后用到生活中去反复实践。
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答辩的那天上午,我正好在看选择地图这一章节,选择地图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在进入答辩环节前的那一刻,我仍旧拿着书在看,直到走进答辩的会议室。那天的答辩状态非常好,除了说课自己准备得特别充分外,对待导师和专家的问题,我完全使用了跟之前不同的接收状态——学习者心态。我把这些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认真记录下来,在回应每个问题时,完全从教学设计本身的优化和完善出发,敞开接纳、改进,不卑不亢,肯定优点的同时看到缺陷,答辩时的状态非常好。最终拿到了唯一的市级推优名额。
期末参加学校的培训时,也处于这样的状态,都是因为觉察到学习者心态真的可以在生活中随处可用。
五 优秀同伴的共进退
这次的内训,战友都异常优秀,总引领苹果妈妈、极致利他的毛豆妈妈、叮当妈妈的手绘图、贝壳麻麻的幕布(我也跟着学起来了)、娜娜的技术加餐、棉棉的超强学习力……总之,在这样的战队中,不想学都不行。
使劲儿学习、使劲儿吸收、使劲儿践行、使劲儿看向优秀的同伴,生活,真的需要一些“使劲儿”,然后,状态就会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