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放下“应该”的观念,你才能做真正的自己
1、为何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工具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人们总是要求自己“应该这样做”、“应该达到那样”,抽象的说,就是用各种观念(或者说标准、范式)来要求自己,在行动之前便预设了行动的目的,它应该呈现的样式,以及寄托在这行动之上的,对自己的要求和希望。
我们构思、规划,制造出一种标准、理想和‘应该是’的东西,然后,我们依据这些去生活和有所行动。于是,痛苦便产生了。行动变成了一种为达成标准而进行的辛苦劳作,一场企图改造不完美自己的苦役,一顿对自己不满的鞭笞,一次谋求得到某种奖励的努力。
若我们的脑海只一直着眼于理想、美德以及成就,那么我们就绝不会接受真实的自我,不会基于真实的自我的状态而行动。我们只会基于自己希望将来会成为的样子的理想而行动。我们甚至不会去理会行动本身,因为它只不过是工具罢了。
2、为何我们总得不到快乐
我们沉迷于那个虚幻的美丽世界,梦幻般的完美自我,苦苦地求而不得,却完全将最最真实、同时也是唯一真实的行动——也就是生活,置之不理。正因如此,我们一直无法从生活中得到想要的良好反馈,因为我们只认定自己就是不完美的,如此不完美。
事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就是行动和观念之间的鸿沟和分裂,人们总是不停地在花时间努力弥补。
比如,我不爱干净,但我觉得自己“应该”爱干净,我努力想各种办法来让自己去打扫做清洁,但是这种自我强迫使我产生对清洁的厌恶,我开始拖延清洁,或者只是表面上清洁一下,我在与自己的内心打架,却从未去真正思索“清洁对我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这个问题。
如果我确实觉得很必要,那么内心会因为这种洞察而产生行动的力量,事情就变得很简单,我自然会去清洁。如果这只是一种观念,也就是说,我应该很干净,那么我就只会拖延或表面敷衍。是否考虑过,如果我的内心真的不觉得有必要,那么就别清洁了,又会怎么样?
然而可悲的人啊,他们从没有一刻是为其本身而行动的。
再比如,某同学总喊着自己要去写文章,偶有创作便迫不及待发在朋友圈或公众号中等赞。当他说“自己要写文章”时,脑海中总是幻想写完以后的发表,想象写作过程的酣畅淋漓。
这就是目的与样式,却缺少了在过程中对于自己思想的深入挖掘,而因此使自己的行为空洞和茫然。而当事实(如文章无人问津)与想象产生差距时,便又陷入失望与沮丧当中。
3、如何行动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大多数人的生活指导就是各种“应该”,他们竟不敢想象,没有那些“应该”如何生活。有时有人会说“我想要如何”,但这似乎也是在“我应该成为……”而产生的念头。而事实上,按照应该的念头,常会令人总是容易陷入拖延的状态。当你脑海中充满目的与结果时,也许要喊停,审视自己行动的动机。
如果你仔细思考我上述的话,就会明白,只有当行动和观念两者趋近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行为,也就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那么,如何达到发自内心的行动呢?
首先,立刻停止那些破碎的、混乱的、机械性的行动,紧接着慢慢开始摒弃那些准则和标准吧!
让自己从这个纷繁烦扰的世界抽离出来一下,好好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看自己:这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这些东西是他自发拥有的,还是后天获得或被迫表现出的?如果抛弃掉那些外界加持的部分,那么,最本质最自如的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他如何表达爱?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或者说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是否能让他在处理与外界关系时感到快乐?如果不行,原因是什么?真正要改变的是什么?
如之前所述的,若清洁只是一种观念,那么做清洁就会是一种自我强迫的行为。但如果本身看到干净的必要性,那么这种行为便是自如的。所以,仔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行动,将不完整的被迫行动慢慢剔除,在感受到不快乐时遵循自己最本质的想法去行动,去感受由此产生的情绪。
渐渐地,人也许会找到一种也许与世俗标准大相径庭,但自己内心却感到无比舒适愉悦的生活方式:所做的事情没有世俗标准的衡量与束缚,没有评价的挑剔与揉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自发地执行那些职责,认可自己的长处,清楚自身的局限,鼓励自发的改变和努力,但仅仅着眼于自己向前迈出的步伐、脚底传来的感受和触目所及的风景,而不在远近快慢上浪费精力。自己在往前走,这样就很好。允许自己犯错误,接受这样真实的自己。我觉得这样便是发自内心的、不持观念的、全然的行动、全然的生活。
我遇到过不少来访者抱怨说,他们没法理解,甚至没法想象这种全然的行动(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想象不出,所以没有信心,不敢去尝试。
其实,这完全是一个悖论。以破碎狭隘行动的经验和印象去揣度和想象全然的行动,这简直就像以有限的生命去揣测永生的感受那样可笑。二者同样不可能做到。
要想理解它,你只有投身去做一条路。当然,一开始时绝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这个努力的过程是自我发现、自我了解的过程。
只有在活生生、脚踏实地的行动中,你才能发现这种的问题和困难——它们绝不是你一开始想象的那些。你无法靠肤浅的思考去确定它是否有用,是否能拯救你。没有谁能拯救你,你只能拿出勇气,选择去相信它、投身于它,这样才能救得了自己。我想,这也许就是“没有人能救得了你,除了你自己”这句话的实际含义。
—END—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