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 心 ——读《傅雷家书》随想
翻开《傅雷家书》,就敲开了一扇敏感而富才情的心扉,或严肃,或亲切;或鼓励,或批评。一位睿智的学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心折。
家书抵万金。傅雷家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如他自己所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流露的是一颗怎样的心?
这是一颗父亲的心。“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傅聪出国,把父亲的心也带走了,多少思念煎熬!这时,他就是一位最平常的父亲。也许,只有同样做了父亲的人才懂得。
但,傅雷又是一位不寻常的父亲,他关注孩子的点滴成长。“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仿佛亦步亦趋跟在儿子身后,轻声细语提醒着细节问题,或许这是连母亲都未曾注意到的小习惯,可见他平日对孩子的观察有多细致用心。及至后来傅聪娶妻弥拉,组建小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凌霄,家书无不贯穿其整个生活。伴侣之间相处,经济收支预算,孩子教育问题,父亲的影响可以说是整整一生的。
这是一颗朋友的心。“尽管我们隔得这么远,彼此的心始终在一起,我从来不觉得和你有什么精神上的隔阂。父子两代人之间如此也不容易,我为此很快慰。”曲高和寡,艺术是寂寞的。弦断有谁听?艺术家的心往往是孤独的。所幸,傅雷有互相倾谈的对象,还是最亲密的儿子,其中欣喜自不必细说。翻译文稿的心得,对时事的评论,对事业和爱情的态度……亲切而平等,不是教训,而是讨论、商量。当傅雷灯下疾书,傅聪异国品读时,两个人心里都必然充满知遇之感。
这是一颗艺术家的心。深刻理解美,欣赏美,从音乐到文学到绘画,无不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教导孩子练琴要节制感情,演奏要控制姿态,赛前要放松心理。他没从事过音乐实践,可对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涯中所遭到的心灵历程,体会得多深刻、细腻。这正是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长期陶冶和教养在才智技艺中的成果。谈说李白、杜甫的分别;欣赏欧阳修的温厚蕴藉;即使谈及《长恨歌》《琵琶行》,也体会到“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及“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
这是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正是藉着这样“伟大的心”,即使在最严酷的斗争中,也没停止过教育孩子关心祖国,维护民族尊严,为祖国增光。傅聪始终信赖祖国,热爱祖国,这与傅雷在数万里外的殷殷赤子之心是分不开的。
这颗心还融合着哲学家的思辨火花,学者的严谨审慎,理想主义者的追求完美……一切的一切,有待于懂得欣赏的读者,用心慢慢体会。
“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是傅雷的写照。这颗真诚、正直、高洁的灵魂,永远值得尊敬和怀念。
也许,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都该读一读这些漂洋过海、跨越时代的家书。
甚至,每一颗善感而敏锐的心灵,都该读一读《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