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吗
年少时每个人都有很远大的梦想,但真正成年之后才知道年少时的梦想只能称之为“梦想”,因为太不接地气,太过远大,太难以实现。
记得上高中时老师让我们写高考目标,高一时很多学生信誓旦旦,说自己要考北大清华,到了高二再写高考目标时很多人就变成了考一本,等到了高三,想当一部分人又变成了考二本。目标在不断降低,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努力不够还是因为天赋不够?这个问题我迟迟没有答案。
看过这样一句话:“小时候我们都相当呼风唤雨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等长大后才发现,单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已耗尽了毕生精力。”很多时候年少的的梦想根本无从实现便已被淹没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有多少人年少时怀揣远大理想,长大后却依然成为一个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甚至被柴米油盐削掉了身上的棱角,偶尔在夜深人静午夜梦回的时候想起年少时的梦想,可此刻却觉得无比遥远,遥远的仿佛隔了几个世纪。
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全力以赴,也许是因为我们天赋不足,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向生活妥协,成了一个普通人,做着不起眼的工作,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被柴米油盐羁绊,在一日三餐中消磨了斗志。
我曾因为这个问题痛苦过,彷徨过,后来周国平的一句话治愈了我:“人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很多时候世界根本不以自己为中心,世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个人的成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仅凭个人努力真的是难以改变,但纵然难以改变,纵然无能为力却依然要尽力争取,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成长。
冰心曾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即使不能不能流入大海,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依然不能停止努力生长,因为活着是生命的形式,既然活着就要让生命以绚丽的姿态绽放,即使不能绽放也要给生命点缀上快乐的花朵。
年少时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而今却做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不是不再追寻梦想,而是被柴米油盐羁绊,不得不先谋生再择业,在平凡中坚持最初的梦想,即使很遥远,即使很难实现。你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