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之卡片笔记法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
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洋葱阅读的卡片笔记法。从2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1.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
2.如何制作读书笔记?
首先,我们聊聊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好处是:
1.提醒自己留意。
2.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
3.对于关键概念的应用。
我们做笔记不单是为了记住,更多的是为了理解和应用。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原因。我们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同样是带着目的去阅读,帮助你达成读这本书的目的。而不是说,这本书里到处都是精华,那我每个精华都做成笔记,不是这样的。
即便一本书里有很多精华,你也要明确知道哪些对你有用,并将这些有用的信息做成笔记——这是做笔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为什么要讲如何做读书笔记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10ac5ca203fc818a.png)
通过阅读的进化和演变,读书笔记的本质,就是如何获取,如何理解,如何应用读书笔记,把他们变成我们重要的输出工具和帮手。
接下来,讲第二部分的内容:如何制作读书笔记。换句话说,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哪些?
1.标记
这些标记是贴便利贴,用荧光笔标记,折页等等,还有一种就是赵周老师的RIA便签读书法,也是标注方法的一种。
2.收集
关于收集,在“整理学”上有一句话叫做:你看不到就会忘掉它,你看不到就用不到。只有建立笔记系统,才有可能不会进入到读完就忘的尴尬境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5c375eed7b223122.png)
一旦知道一个新概念,就意味着我可以用这个新的概念去重新理解世界。
在收集阶段,你需要去关注书中让我们恍然大悟,颠覆认知的,甚至反常识的内容。收集这些内容的最好方式是当书中出现一些很重要的图片时,可以尝试做成读书卡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c753b0d01705cf1d.png)
收集阶段,可以用到的工具是:印象笔记,云笔记,康奈尔笔记,全能扫描王,花瓣等等。
3.整理
做完搜集之后,就是整理搜集好的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ce204d44ba612e1f.png)
文字卡片:把很多文字浓缩到一张卡片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44bd302f8386eb88.png)
例如上图,就是一位洋葱学员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中的某个章节,某个概念进行总结后画出的图。
还有一种整理的方式是:制作读书PPT..
4.建立个人“图书馆”
把读书卡片,读书PPT收集到笔记类应用里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处理这些内容。
想想一下图书馆的场景:管理员为了方便检索总是会按照书的类别进行整理,并且不同的书架拜访不同种类的图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ace899ef69416672.png)
我们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也需要想图书管理员一样,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收集到的这些内容。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当我们想找某些资料的时候,就能快速的进行检索。
5.输出
我们标记,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但是如果不输出,这些信息还只是存在硬盘里,或是在书里。
输出有很多方式:比如分享;写文章;聚会时的讨论等,这些都是只是层面和认知不断升级的方式。
6.应用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制作读书笔记的真正目的是把书中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那么怎么应用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00959/29f2436ca6c70688.png)
在六哥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墙,这面墙被划分成很多块,代表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很多概念。个人品牌有很多概念;写作有很多概念;时间管理有很多概念;每一张概念就用一张便利贴,上面只写了一个词组。
理解了每个词组之后,就可以去探究这些词组之间的关系,比如早起与精力管理联系起来的结果。当我们把词与词,概念与概念之间关联起来讨论,这些内容就变成了我们的知识体系。
那么,怎么才能让这些概念之间产生关联呢?——用thinkingmap的八种图形来不断糅合,这是一盒非常好玩,又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最后,来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我们今天讲到的洋葱卡片笔记法的流程是这样的:
先做标记,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各种标记;之后我们要去手机,要打开自己的思路,看看碎片化的收集和整体化的收集到底有哪些渠道;然后我们要进行整理,建立私人图书馆;下一步是做输出和转化;最后是尝试去做应用和各种实践。最后,从书上的卡片变成我们自己的卡片。
希望以上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