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随想录》
古语云: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对话,它能引领我们深刻的思考,慰藉我们的心灵,《随想录》就是这样一本书。
巴金先生离世之际,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随想录》1-5卷合集。这本书凝聚了巴金晚年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平静而沉重的笔调,平实无华的文字,透射出巴老晚年的心境。他在这部书中艰难回忆,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这部书中深刻反思,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他用自己的方式履行了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巴金是两面旗帜性的人物。鲁迅是“中国的脊梁”,而巴金就是我们民族“知识分子的良心”。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剖析自己,把自己丑陋的一面拿出来示众,但巴金却义无反顾的这样做了。翻开《随想录》,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自己,责问自己,用力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
再读《随想录》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文革”是一个符号,并没有亲历过,对“红卫兵”、“牛棚”、“大字报”这些字眼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但读了这本书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清醒的认识。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以警示后人。正如他自己所说:“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勇敢地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警醒自己,并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就在于巴金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对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四人帮”。他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巨大的忧虑,当然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从整部文集看,巴金通过点点滴滴的回忆,真实记录了自己在“文革”中的言行心态和道德忏悔的历程,这一过程是复杂而痛苦的,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对妻子、对战友、对朋友真挚的爱。
全书的一个主题就是“说真话”,“抒真情”,剖析自己的灵魂,鞭笞社会的丑恶。从《说真话》、《再论说真话》到《三论讲真话》,巴金从一个习惯了顺从说假话的“良民”逐渐意识到说谎话的可怕:“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每次运动过后我就发现人的心更往内缩,我就越来越接触不到别人的心,越来越听不到真话,我自己也把心藏起来藏得很深,仿佛人已经走到深渊边缘,脚已经踏在薄冰上面,战战兢兢,只想怎样保全自己”。又说,“在那荒唐而又可怕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到犯了大罪”。在这场大浩劫中,巴金的妻子萧珊离他而去,切肤之痛,终于使巴金顿悟,发出了:“想委曲求全的人不会得到什么报酬,自己种的苦果只好留给自己吃,我不能欺骗我的下一代”的心声。
巴金的伟大,还在于他并不是简单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批判说假话,而是敢于解剖自己,坦言自己和许多人一样“先讲空话,然后再讲假话,反正大家讲一样的话……”,“染上了不少的坏习惯,不讲真话就是其中之一。……在街上,在单位里,在会场内,人们全都带着假面具,我也一样”!
再读《随想录》在《怀念萧珊》、《再忆萧珊》等文章里,巴金字里行间都透出对妻子的怜爱和欣赏,而这种感觉又和对自己的自责愧疚纠缠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巴金的眼里,爱人萧珊是个非常坚强的女人。他写道:“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他深爱他的爱人,他也深爱自己的家庭,虽然在那个年月,他自身难保,可是他对家庭对爱人的爱永远都是那么真挚:“……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也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在我的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伴随着这种爱的是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他写道:“我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本来可以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 最后一段:“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读来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巴金忏悔自己的另一个故事就是在文革的高潮之中,他在上海的街头,读到别人写的揭发上海作协作家靳以的大字报,读到这个大字报的时候,他就知道下一个受批判的肯定是自己,觉得应该做好准备,到了批判自己的时候,应该表现的特别的顺良,特别的老实,准备好了这种屈服的心态,然后回到家里他就对着镜子,对着穿衣镜,练习那种低头,弯腰认罪的动作,这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巴金在中国的文化界是最斯文,最老实,最善良的一个人,这么斯文的一个人,在那个时代被逼成这样,被逼成他自己放弃了尊严,面对镜子来练习这个低头弯腰的动作……他是个善良、真诚的人,但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软弱,这是巴金个性中固有的一面。“知耻者勇”,当别人只知道控诉外部的力量,不知道自己的那种责任,不敢面对的时候,巴金却勇敢的站了出来,担起自己的责任,揭露自己的丑陋。从这个意义上说,巴金的这种反思、这种忏悔比他的同代深刻许多,这种忏悔还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一种新的精神素质,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忏悔的民族。
《随想录》所折射的生活中的受难只不过是作者灵魂受难的外在表现。在《合订本新记》中,巴金这样总结道:“一百五十篇长短文章全是人物的喜怒哀乐。自己说是“无力的叫喊”,其实大都是不曾愈合的伤口出来的脓血。我挤出它们,不是为了消磨时间,我想减轻自己的痛苦。……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本来想减轻痛苦,以为解剖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我却显得十分笨拙。我下不了手,因为我感到剧痛。”
这是什么声音?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忏悔。巴金是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坦荡胸怀,为了拯救自己疮痍满目的灵魂,义无反顾地投入灵魂自我拷问的炼狱,自觉自愿承受长年累月的煎熬。他迫不及待地向读者掏出自己的心,展示自己在探索真理的漫长岁月里,一次次的失足,字字血泪,痛彻心肺。“午夜梦回我在木板床上翻来覆去,往往为一件事情或几句假话弄得汗流浃背。”这何止是反思忏悔,这是一个九死一生而又面对死亡的高洁的灵魂在泣血!
再读巴金的《随想录》,我从中读到的是深邃的哲理,浅近的真理。巴金曾说:“我拉不住时光,却只听见那些没完没了的空话、假话,我心里多烦。”这位世纪老人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怀念他,纪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尽量的多说真话,因为这毕竟是一个需要为诚实付代价的时代,这毕竟是一个“讲真话”也需要巨大勇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