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卫不可以”,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介绍的的这本绘本,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卫系列,我的孩子大概在一岁多时就开始读这个绘本。刚开始并不见得他有多喜欢,可最近儿子也到了大卫的年龄,他突然对这个绘本很感兴趣。
而我每一次读的时候,都带着很强烈的大人语气,也就是从大卫的妈妈的角度来讲,想传达给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说实在,那样讲的很坚硬,也很强势,更没有意思。
儿子现在也经常爬到凳子上面去,在柜子里面捣捣这个,翻翻那个,可柜子里面放的不只是吃的,还有药!他也经常拿个皮球就在家里踢来踢去;常常光着脚不穿鞋;常常拿个大毛巾披着在床上蹦跳个不停,说是舞狮子;他还常常翻出一堆玩具不收拾;睡觉不挖鼻孔却会咬手指,偶尔吃饭也敲餐具……
儿子以上的种种表现,正是和大卫一样的。屡教不改,常常也让我们很头疼。
可是,有一天晚上,当儿子说:“妈妈,给我讲这本故事吧,我想听大卫的故事。”我说好,拿过书来,当封面那个踮起脚尖拿高处的东西的大卫映入眼帘时,我想到儿子站在凳子上面翻柜子里的东西的情景。
于是,我灵机一动,跟儿子说:“宝贝,今天我们就来讲一本叫做《田田,不可以》的故事吧。”儿子一听,很好奇又很兴奋,立刻专注的坐好,准备听妈妈要给他讲什么。
我就开始一本正经的把故事每一页的主角全部换成了他,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你看,有一天,田田觉得肚子饿了,于是他爬到客厅的凳子上面,站上去想看看柜子上面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儿子一听,哈哈大笑,也觉得特别好玩。以前我讲这个故事,他都是一脸严肃的听。
等他笑完,我接着说:“他找啊找啊,没找到,可是凳子不稳,田田站不住,马上就从凳子上面摔了下来!”然后我问儿子:“你觉得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痛不痛啊?”儿子马上说:“痛,我都哭了。”我看时机来了,接着问:“那怎么办呢?”
儿子想了想说:“不能爬那么高去拿东西的。”
我马上说:“是的,你能这样想真的很棒。”
噢,这样的故事讲法比我之前,一味的想灌输给孩子什么什么不能做的思想,要好玩多了!孩子也感兴趣多了,并且他会记得很深刻。
当然,今天要探讨的重点并不是讲这个绘本的方式。而是想分享通过这个绘本,可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B.舒尔博士在她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谈到培养孩子“我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所在2、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感受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
按照这四个步骤,孩子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去思考去践行“我能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这个问题。”而我把这种思维结合这个绘本,以及孩子日常的行为,重新开始给儿子解读演绎。于是就变成这个样子:
“田田想敲鼓对吗?”
“哦,你看,大卫想翻东西吃对吗?”
“你想踢球是吗?”
——指出孩子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想这样做的目的。
然后进一步让孩子思考:
“那你觉得拿碗碟这样敲鼓,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会觉得怎么样呢?”
“大卫这样踩凳子上,摔下来会怎么样呢?”
“你在家里踢球,打到电视机,或砸坏东西会怎么样呢?”
——理解孩子和他人的感受,包括家里的东西。
第三步:
“怎么样做你既能敲鼓,又不影响大家吃饭呢?”
“大卫要怎么样做,才能吃到东西又不需要爬凳子呢?”
“怎么样踢球,既不会打坏东西,楼下的邻居又不会投诉你呢?”
——引导孩子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再跟孩子来预估每个方法所产生的后果:
比如,孩子会说:“我拿自己的鼓来敲。”“大卫可以去吃自己的零食。”或“大卫要找妈妈来拿零食。”等等。我都会告诉孩子,可能的结果会怎么样,然后鼓励孩子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最后,还要陪孩子一起分析,哪个方法是最好的。如此,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当然这些只是结合绘本的练习。但是我相信,经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不自觉就会形成这样思考的习惯和思维的能力,等到有一天,他在生活中真正遇到问题,或面临冲突的时候,他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能认识到行为有因果联系,认识到人都有感受,认识到解决问题不止有一种方法的孩子,比那些一遇到问题就冲动行事的孩子,更少出现行为的问题,他们也更不容易沮丧,更不容易发脾气,更少攻击性,并且更关心他人,更愿意分享,更能交朋友。
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问题,大部分父母直接就帮孩子把问题解决掉了,或者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怎么解决,孩子缺少自己思考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对于孩子培养各种能力,正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