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蛰伏,一朝冲顶:鲁大师的韬光,值得所有人养晦
一个人一生有几个十年?一个人又能够在那一个十年耀眼闪光?
曾经的鲁大师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软件,在电脑上可有可无。但是现在已经成功上市,十年的蛰伏让鲁大师走上了闪光的舞台,也让曾经小看鲁大师的人都紧紧的闭上了嘴巴。更可气的是,鲁大师还给无数“聪明”的人一个打耳光,你聪明的换方向,也没见到你上了岸。
鲁大师的团队应该说在技术上是首屈一指的,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松的找到工作,甚至整个鲁大师的团队都能够找到一家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是这样的话,鲁大师应该早就不复存在了,也不会有今天的上市了。
因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怕的不是你能不能做的了,而是你能不能坚持。第一年你踌躇满志,第二年你士气高涨,第三年你干劲十足,但是第六年呢?如果说你干了九年的时间还是一如既往呢?估计很多人都未必能够干到六年,凡是“聪明”一点的,都会觉得一个看不到方向的东西,干它有什么用?还不如换一个工作。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一种收益式退后,就是为了保证现在的既得利益,不能继续前进。这个职场更是司空见惯,比如领导让加班,你可能会考虑有没有提成啊,有没有奖金啊。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去了。即使去也可能是勉勉强强的去,或者说直接辞职。
前几天写过一篇关于国庆加班辞职的文章,就表达过辞职不是能力,在行业内沉淀才是价值。有人说我跟你谈工资,你跟我谈格局。这种思维方式着实有点匪夷所思,如果用鲁大师上市的角度去看看,其实也就想明白这个道理了。
鲁大师团队内也是人员流动的,其中也不乏很多优秀的。但是胜利的站着,输的躺着,拿到了鲁大师上市的股权,可能实现了财务的自由。离开鲁大师的也可能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更多的应该还在财务自由实现的路上,因为能离开鲁大师团队的,也会从其它团队离开。
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做某件事,都不要高估一年的努力,而忽略三年的成绩。鲁大师团队基本上都是一顶一的牛人,还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上市,如果你的能力不及他们,在时间上还要少很多,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机会又有多少呢?
关于能力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是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当你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你就能虚心学习了,而不是跟别人争辩。把心气降低了,把方向看远了,你会慢慢发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了,收入也在慢慢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