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 ,你不能落下
乡 亲, 你 不 能 落 下
顾 冰
参军离开角落村,家里没了人,几十年没有回去。三年前,因受托续修顾氏家谱,这才又踏上那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而这一趟,把我和角落村又紧紧系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记得那次走进村子,碰见的第一个人,四十来岁,脚上穿着一双芦花靴筒,傻笑着,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也难怪,我出去时候生的,现在也快五十岁了,哪里能认得。一问,是串条的儿子,叫想发财,因小时候得过脑膜炎,脑筋不是太好,但为人诚实,也能吃苦。再问,串条夫妻还在,她老伴已基本丧失劳力 ,虽说串条老了,额头上的皱纹,比搓板沟还深,但身子还算凑乎,他还当着家。想发财找了个老婆是小儿麻痺症,做个家务还可以,手挺巧的。他有一个儿子,正常人,早成家立业,如今,孙女已上小学了。本来,这个家庭还能过得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儿子前些年在外打工,一次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死了,儿媳撇下幼小的孩子也跑了。这一下,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想发财非但没能发财,反而陷入了贫困之中。我走进他家,过去的矮平房倒是变成了楼房,二层平台,裸砖墙。串条告诉我,这房子还是孙子打工挣的钱盖的,因为孙子没了,平台还是平台,没粉涮还是没粉涮,这都没啥,有住的就行,肚子也饿不着,只是手头紧得很,牛牛,不怕你笑话,到了晚上,电灯也不舍得开,付不起电费啊。临走,他非要给我二根萝卜,说那是想发财种的,不值钱。我去他家菜地里转了转,菜长得还不错,自家吃不了。我说,可以拿到镇上去卖啊。串条苦笑了一声,说,以前也去卖过,但城管不让随便摆摊,撵得到处跑,到菜市场卖吧,要摊位费,还要交税,算不来。
回到家,穿着芦花靴筒,嘿嘿傻笑的想发财的影子,一直在我眼前晃动。几天以后,我去镇上工商所,谈了想发财家的情况,问,能不能在菜场给他家安排个摊位,卖些自家种的蔬菜 ,摊位费由我承担。所长一口应允。不过,他说,自产的蔬菜有限,能赚多少钱,不如去凌家塘蔬菜批发市场,批点菜来卖。我一拍大腿,就这么办!
随后,我买了一辆电瓶三轮车,去了想发财家。一说,想发财高兴得不得了,说他早有此意,只是没有本钱,三轮车也买不起。他千恩万谢,说,你都离开角落村五十多年了,还没有忘记乡里乡亲。我说,我的口音永远是乡下话,做的梦始终是角落村,变不了啦。
几个月以后的一天,我碰到工商所长,问起想发财的情况,他说,不错!他每个月,能赚二千来块,我心里真为他高兴。
春节前二天,我特地来到那个菜市场,想实地看看想发财的情况。但找了个遍,也没看到他。一打听,说好几天不见他了。节前,正是生意好的时候,他上哪去了呢?他是个勤快人,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是绝对不会错过发财机会的,蓦然,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我的心头。
我随即去了他家,串条老婆,把我一顿臭骂。她说,都是你的馊主意,我的儿子差点把命都送了。结果,证实了我的预想。从角落村到凌家塘,有五六十里路,想发财去批菜,一般在半夜就要动身,那天,他睡得迷迷糊糊的,车子开到半路,一打盹,车子撞到了路边的树上,人当场昏了过去,现在正在医院里呢。但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受了点惊吓,不几天,就出院了。可是,一家人横竖不让他去卖菜了。
老伴直埋怨我,说我是母鸡孵鸽子,多管闲事,把闲事管到天上去了,忙没帮上,反倒落了不是。晚上,我翻来复去睡不着。我不应该帮他们吗,帮错他们了吗?
翌日,天一亮,我又去了他家。因为,又一个念头,已悄然在我心中萌发。想发财卖菜不行,种菜行。不过,这次去,我不是叫他种菜,而是种瓜。这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的小甜瓜,皮薄汁多肉脆且甜,市场上卖到二十多元一斤,比种菜收益大得多。如果种上二亩这样的瓜,一季少说也能赚三四万元,栽种技术指导我给他找好了,销路也给他联系好了,这样搭家便舍,省了长途奔波,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可是,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他家里二个女人,死活不肯种,说,你在城里享福惯了,哪会知道种瓜的苦,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我又反复给他们讲种瓜的好处,但无论我说什么,她们就是不松口,见实在做不通他们工作,我只好无奈地往门外走。我说,想发财,靠别人给,不如自己赚,奔小康的路上 ,你们千万不能掉队!串条老婆不无讽刺地说,走吧,走吧!我们不需要大道理,而需要钞票。你给我闭嘴!这时,想不到串条吼了一声。他紧紧拉住我,说,牛牛这是为的啥?你们怎么就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种,我们种!贩菜,怕摔了,种瓜 ,又怕赔了,哪有不吃力赚钱的,蹲在屋里,大眼瞪小眼,钞票会从天上掉下来?
皇天不负苦心人。二个多月里,串条和儿子想发财,把热汗洒在了地里,把希望种在了地里 ,再过些日子,瓜就能分批上市,想着马上有成沓的钞票揣入口袋,一家人在睡梦中,都笑出了声。
然而,世事难料,老天弄人,偏偏好事多磨,好梦难成。谁也没料到,眼看钞票就要到手,突然一场罕见的冰雹,把瓜地砸了个稀烂,美梦顿时化成了泡影。
我赶到他家的时候,一家人正在长吁短叹。串条哭丧着脸说,这都是命,我们命不好,老天不让我们发财,就死了那个发财的心吧!你能拗过老天爷?我既想不出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更好的致富办法,在我心里,只感到深深的内疚和惶惑,老百姓,想摆脱贫困,咋这么难!俗话说,钞票哄大道,金钱这东西,为什么不愿到穷人家去,而偏爱去富人家。我总觉得,虽说他们的穷富,不影响我什么 ,再说我已退休了,没有直接的扶贫责任,但我还是共产党员,有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义务,如果每个党员帮助一户,全国该有多少户。所以,我又感到,还欠他们一个回报。我给了他5000元钱,想多少弥补点他的损失,他却又把钱扔给了我,并十分生气地说,我不靠人家救济活着,而靠自己的力气活着。我问串条,那你怎么还信命啊?他说,我也不信,可是,想了一辈子,干了一辈子,就是发不了财,只好信命,这样,就心安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我说,办法总归是有的,他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时间到了秋天。一天,我收到了文友的一条微信,想让我给他买芦花靴筒。因为,我在《远去的乡愁》中,曾经写了我们村,编芦花靴筒的事。那是50多年前,我们村南面有一片芦苇荡,每到秋天,芦花一片雪白,人们把芦花折下来,和稻草编成靴筒,冬天穿上它,又轻又软又暖和。多少年多少代,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老老少少都会,除了自己穿以外,还拿到集市上去卖。只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芦花靴筒便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看到我的文章,觉得这个东西很新奇,所以,非常想见识一下。我一想,我们村就做这个东西呀,而且,串条就是做芦花靴筒的好手,找他!我急于找到他 ,想马上给他打电话,一转念,自己也不禁笑了 ,他哪有手机啊!他连电灯也不舍得点,这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于是,我立即去乡下 ,找到了他,可是,他说,芦花不成问题,芦苇荡还在,如今成了美丽乡村的一景,现在人们烧上了天然气,稻草也有的是 ,只是早就没人做芦花靴筒了,也很少有人会做了,谁还穿它。我央求他帮我做一双,他痛快答应了。
几天以后,这位文友,收到我寄去的芦花靴筒,非常高兴,他说,这既是一双鞋子,又是一件工艺品,还是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把它恢复起来,将来,既能保留住它,不致失传,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听了他的话,我心里豁然一亮,办法有了,路,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脚下,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条生存之路,发家之路,我们为什么就把他扔了呢?
于是,我很快找到了串条,他勉强答应了,说,那就试试吧,但依我看,也发不了大财,那老古董,土玩艺,谁还稀罕它,值几个钱!
想不到,文友把芦花靴筒传到网上,一传十十传百,人们蜂拥求购,这曾经名不经传的土货,很快成了很多人喜欢的抢手货,一时,几乎到了一鞋难求的程度,而且每双鞋卖到了50元。串条家老婆做,儿媳妇做,想发财做,他更是起早摸黑做,可以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齐上阵,但还是供不应求,只短短的一个冬天,想发财的腰包就鼓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芦花靴筒,还成了镇上乡村博物馆的明星,吸引着众多游客好奇的眼球。他们还到旅游景点去设摊,现场表演,把古老的乡情,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带双芦花靴筒回家,成了美丽乡村游的时尚。看到串条家,靠编芦花靴筒,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村上家家户户也都操起了这个老的行当 。他们说,要把芦花靴筒,卖到全国去,卖到全世界去,一定要让它响遍神州,誉满全球。
昨天,串条打电话来说,他刚买了部手机,华为5G的,在奔小康的路上,终于赶了上来,没有掉队。视频里,他笑得很开心,额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作者单位 常州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