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开启“上蒸下煮”
根据汉代的说法,夏至以后阴气不得出头只能伏藏地下,这段时间天气大热,故而称为伏天。
—题记

北方,入伏,才是真的夏天。
阳光开始变得异常热烈,就像一个没有度数的白炽灯,想多亮就多亮,想多热就多热。
闷热开始变得异常沉重,就像穿了一件没有透气性的紧身衣,要多紧有多紧,要多沉有多沉。
雷雨开始变得异常任性,就像一个哭闹不止的婴儿,你刚刚安抚好要眯会,它又忽然哭声大作让你无可奈何。
蝉声开始变得异常密集,就像一首没有结尾的交响乐,白天你的耳朵被灌得满满当当,即使你睡下了,那耳鸣也像不停地回放。
入伏,你就像一个囚徒,被牢牢地控制,你不得不向它俯首称臣,然后还得假装微笑,说,你好!

既然无法躲过,那就正面迎接。用自己的方式,对抗上蒸下煮。
秦时,人们为了避免天热谷物生蛾,会以犬血涂抹门窗,祈求热毒的放过。
汉时,人们为了躲避暑热,在伏日这天要紧闭大门以防热gui进入。
唐时,皇帝会给一些重要的大臣赠冰解暑,得不到的那只有自己摇扇了。
到了宋,明,清时,赠冰应该是一种常规福利了,当然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只能靠冷食,水洗,或院中等风,或山中逐雨,自求多凉吧。
看看他们的苦,才知道我们有多幸福。摇扇累了,有电扇,电扇不凉,有空调。再也不用分不清泪水与汗水,苦求三伏快点离开了。

当然热还是要热的,煮还是要煮的,只是时间有限,一切都变得能够忍耐。
即使在室外工作,奔跑在哪个城市里,都可以找到呼吸冷空气的地方,有些城市还专门设置了城市驿站,让那些室外工作人员快速复原身心。
即使你不能在空调房里工作,被湿热折磨了一天,回到家你也可以舒服地洗澡,吹凉,心情愉快地补充能量。
即使生活在农村,硬件条件也大多得到了改善,太阳能热水器,又节能又方便,电扇空调也已经不是奢侈品。
所以不管白天的工作环境有多恶劣,一想到回家马上可以脱下湿了几层的汗衣,吃到清凉可口的饮食,这日子,也是幸福的。

入伏,“上蒸下煮”是标配。没有了它们,伏天便没有伏天的性格,也便少了一种人生乐趣。
不蒸,你去哪里体验免费桑拿,而且房间无限大。不煮,你去哪里感受汗如雨下,而且一下就是连阴雨。
入伏,就该有入伏的降服,让你懂得伏天的厉害,不敢在运动时透支,不敢在出汗时贪凉,不敢在太阳底下暴露太久,不敢在雷雨天气独坐野外。
伏,应该是潜藏,藏生命之元气,让生命寂静安稳。伏,应该是屈服,屈自然之无常,让岁月安然静好。
入伏,你改变不了的是温度,湿度和长度。但是你能改变的是心情,心境和心态。
一样的烈日炎炎,得一树荫你就快乐。一样的汗流浃背,得一微风你就欢喜,一样的长夏慢慢,得一陪伴你就知足。
这样的你,还怕什么“上蒸下煮”,来就是了。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