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政策驱动行业拐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30014/cea2074fd5573401.gif)
装配式建筑:政策驱动行业拐点
经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建筑业产值增速已经开始换挡。
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地方政府严控“隐形债务”的背景下,建筑业正走向十字路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30014/136fe6c15f7a0265.png)
现浇技术
现浇技术不可否认,曾在我国经济建设腾飞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跟随国际潮流,学习和引进国外混凝土成套先进技术,其原材料价格便宜、施工操作简单、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整体性/抗震性好,在我国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缺点也显而易见: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工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变化
如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年轻人中愿意选择建筑业的比例开始下滑;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现浇建筑的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现浇建筑拆除后几乎没有再利用价值等问题的存在,迫使建筑施工模式进行改革升级。
装配式建筑自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31.6%,2011-2017年复合增速高达123.6%。
另一个数据是,2017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全部新建建筑比例仍仅有8.4%,距离2025年30%的目标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30014/7dc1154e36ef119c.png)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主流为预制混凝土,钢结构则在工业厂房、大型场馆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较多。
预制混凝土、钢结构,究竟哪种更好?
哪种是未来的趋势?
政策已经给出了答案。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今年3月底的“2019年工作要点”首条明确提出要在住宅领域试点钢结构建筑。
近期住建部又连续批复同意了山东、四川、湖南、浙江四省的钢结构住宅建设的试点方案,其中推广路径、推广目标以及支持政策非常明确。
不得忽视的问题是,目前钢结构建筑建造成本高于预制混凝土,更高于现浇建筑,大规模推广离不开政策支持、优惠。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30014/51592bb6173e70f8.png)
考虑到钢结构建造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最低,同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水泥价格未来或越来越贵,钢结构建筑未来具备成本优势。
未来装配式建筑的主战场在钢结构,2019年政策的倾斜或许是未来数年钢结构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起点。
过去几年,钢结构企业并未享受到装配式建筑行业成长的红利,市场对钢结构企业关注有限。
万郡绿建是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企业——杭萧钢构的控股子公司,是一个以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材料为产品的垂直领域B2B电商交易平台。
万郡绿建以“互联网+绿色建筑”平台模式,带动绿色建筑产业供应链发展,致力于将“互联网+绿色建筑”事业推向全球, 实现“绿色建筑集成服务于全人类”的伟大愿景。
万郡绿建服务于绿色建筑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促成各类企业快速步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30014/b3e0ad767db29e1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