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2019-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可能是个假开发

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png

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种通信网络

1.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自治:无主从关系
互连:互联互通

image.png

距离远、数量大如何保证互连?
通过交换网络互连主机


image.png

2.Internet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互连的“网络之网络”


image.png

3.组成

①数以百万计的互连的计算设备集合:

②通信链路

③分组交换:转发分组(数据包)

4.服务

为网络应用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

为网络应用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

注意:仅有硬件(主机、链路、路由器……)连接,Internet能否顺畅运行?能保证应用数据有序交付吗?……
No!
还需要协议!

二、网络协议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硬件(主机、路由器、通信链路等)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1.网络通信

image.png

2.网络协议的定义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生的事件所采取的“动作”(actions)

3.协议的三要素

①语法(Syntax)

②语义(Semantics)

③时序(Timing)

4.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内容

三、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1.网络边缘

①主机(端系统):位于“网络边缘”运行网络应用程序如:Web, email

②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应用模型:客户发送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如:Web应用,文件传输FTP应用

③对等(peer-peer, P2P)应用模型:无(或不仅依赖)专用服务器,通信在对等实体之间直接进行。如:Gnutella, BT, Skype, QQ

2.接入网络,物理介质:

住宅(家庭)接入网络
机构接入网络 (学校,企业等)
移动接入网络

①接入网络: 数字用户线路 (DSL):

image.png

②接入网络: 电缆网络

image.png
频分多路复用 : 在不同频带(载波)上传输不同频道 image.png

③.典型家庭网络的接入

image.png

④机构(企业)接入网络 (Ethernet)

image.png

⑤无线接入网络
通过共享的 无线接入网络连接端系统与路由器
通过基站(base station)或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

image.png

3.网络核心( 核心网络):

image.png

网络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通过数据交换实现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网络核心送达目的主机

四、Internet结构

1.网络之网络

①每个接入ISP直接彼此互连


image.png

② 将每个接入ISP 连接到一个国家或全球ISP(Global ISP )


image.png image.png

区域网络(regional networks)连接接入ISP和运营商ISP:


image.png

内容提供商网络(content provider networks ,
如: Google,Microsoft 等, 可能运行其自己的网络,并就近为端用户提供服务、内容:


image.png image.png

在网络中心: 少数互连的大型网络

五、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实现数据通过网络核心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
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


image.png

1.电路交换

①特点:

最典型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独占资源


image.png

电路交换网络共享中继线: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image.png

②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简称复用,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image.png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链路/网络资源(如带宽)划分为“资源片”

典型多路复用方法:

频分多路复用FDM:

image.png image.png

时分多路复用TDM

image.png
image.png

波分多路复用WDM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image.png image.png

码分多路复用CDM

解码 : 码片序列与编码信号的内积


image.png

码分多路复用编/ 解码举例:


image.png

2.报文交换

报文: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
比如:一个文件


image.png

3.分组交换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产生额外开销

image.png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区别:

传输延迟:

发送主机:

分组传输延迟(时延)(delay )= L (bits) / R (bits/sec)

传输时延:
从发送一个分组的第一个bit开始,到最后一个bit发送结束的时间
传输延迟,传输时延 = 发送延迟,发送时延

image.png image.png

T=M/R + (h-1)L/R=M/R + nL/R

例题: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ps,分组大小为1 000 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 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 000 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image.png

【 解】980 000 B大小的文件需要分1000个分组,每个分组1 000 B。H1发送整个文件需要的传输延迟为(980 000+201000)8/100 000 000=80ms;根据路由选择基本原理,所有数据分组应该经过两个路由器的转发,所以再加上最后一个分组的两次转发的传输延迟,即210008/100 000 000=0.16ms。所以,H2收完整个文件至少需要80+0.16=80.16ms。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对比: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 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分组交换适用场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