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润泽的教室”
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润泽的教室”
什么是“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广义里泛指一种氛围、一种心情。
而书中意指:理想中和现实中的“润泽的教室”是大家安心的、轻松自如的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一种信赖的关系,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这是一种教育目标,也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一生的终极。
在孩童阶段,获得大家的承认和尊重可能是最大的喜悦了。我记得小时后每次我考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一句爸妈的赞许比什么都甜。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认同感、赞许的需要。在孩童成长阶段尤其重要。
在我的认知中,“润泽的教室”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这需要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的完美融合。在小学阶段我认为应该要遵循:一至三年级筑基,四至六年级全面修炼”的原则。因为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太小、自觉性、认知力还处于很薄弱的阶段,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很充足的时间强化引导。过早的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往往会让孩子的习惯变差,最终适得其反。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放开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里状态来调节。
第一阶段“一至三年级”。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在很多时候过分的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可能在一至三年级这个阶段就很难出效果,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自觉性太差,这一阶段就需要慈母般的教师(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对教师的敬畏),符合学生心理状态的教材、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规范下,养成一种更良好的习惯。
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习惯也逐渐养成,这一阶段我们采用更加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孩学生的兴趣,强化引导,培养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勇学生管理学生,教师作为一名幕后指挥者。这也是一种自主性,体现了孩子主动的自主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既可以很好的观察学生、了解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这也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