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集随笔-生活工作点滴想法

康熙的帝王心术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198人  407ee58af508

少校柳下惠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康熙王朝》中:太子胤礽与康熙的一个妃子郑春华偷情,被康熙识破。康熙盛怒之下,于奉先殿祭祖告天,在列祖列宗面前当众废去 胤礽太子之位,容妃力谏康熙不能废太子,并说出老祖宗(孝庄太后)遗旨:为防止骨肉相残,不能废太子,康熙命人把容贵妃拉下去。而后亲自到容妃宫怒斥容妃,说: “今天的事影响太坏了,容妃,朕剥夺你 贵妃位,降为 常在,仍在宫中居住,但是,从此以后,不允许你出宫门半步。

这简单的一段话中,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应该说《康熙王朝》在这个细节描写上是非常非常符合一位帝王的心思的。奉先殿上,百官云集,自己的女人犯了错,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所以即使容贵妃当时犯了那么大的错,康熙依然是回后宫中教育他的妻子。这个细节描写,符合中国传统夫妻文化。

二,赏罚分明,维护法统。

康熙首先是一位皇帝,其次才是容贵妃的丈夫,是皇子们的父亲。九州万方,亿兆生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凭感情去做事。必须赏罚分明。容贵妃因为当日所做的事情影响太坏,所以剥夺了他的贵妃,降为了常在,但依然能够留在宫中,只是不能踏出宫门一步。

三,康熙明知贵妃所说的事肯定是真的,孝庄皇太后肯定也是留下遗照,不能废太子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4个原因:

1.后宫干政。

对于像康熙这样的一位杀伐果决,乾纲独断的圣明君王来说:后宫干政永远是大忌。虽然说康熙小时候,在没有亲政之前是由孝庄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但在擒拿鳌拜,平定三藩之乱这些涉及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上来说,康熙从来都是乾纲纲独断的。废掉太子之位,这样关系国本的大事,他不会听任何人的意见,更何况是后宫的女人们。

2.不合时宜。

康熙内心里很清楚,容妃所说的孝庄皇太后留下的不能废太子的遗旨肯定是真的。但容妃在奉先殿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这件事,那就不合时宜。面对文武百官,容妃以一个后宫人员身份阻挠国家大政,这很不合时宜。如果容妃当时在后宫或者其他地方与康熙单独谈这件事效果可能会更好。

3.皇帝尊严。

在康熙眼里认为:一位帝王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放在第1位。康熙在列祖列宗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刚刚宣布了要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容贵妃马上就说你不能这么干,因为我有你奶奶留下来的遗旨:你虽是皇帝,也必须要按照遗址去做。这就相当于当众狠狠的抽了一个皇帝的嘴巴。这是康熙所不能忍的。

4.杀鸡儆猴。

胤礽毕竟是做了30年太子的人,在朝野内外皆有自己的力量,比如书中写了:太子胤礽的奶哥哥(太子奶妈的儿子)凌普就在热河当都统。手里是有兵权的。一个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天下大乱。

所以康熙不得不违心的说:孝庄皇太后的遗旨是假的。太子是必须要废的。同时对于提出这个遗旨说法的容妃,也做了严肃处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压住了很多蠢蠢欲动的不臣之心。

四,容妃的结局。

康熙因红玉的事迁怒容妃 (这个红玉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女儿,后来被索额图收养,并将红玉献给太子。康熙知道红玉的身份后,就准备把红玉杀掉,斩草除根),容妃私下里放掉了红玉,引起了康熙的震怒。后来剥夺了容妃的所有职位,爵位,逐出了后宫,变为了奴隶,至死。让人唏嘘万分。

“容常在听旨,你获罪以来,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为乱后宫,现追加你三款重罪:一、抗旨干政,二、私纵红玉,三、亵渎圣上,着剥夺所有尊容衔位,逐出后宫,交宗人府为奴,钦此。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