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云雅如玉》

2020-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云天格萨

原创    雲天

云天国际珠宝文化艺术

        玉文化,早已深植在了中国人的骨髓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玉,只要有玉的地方就一定有汉文化。

      玉器,就是汉文化外在表现的一种,是中国文化输出的力量之一。

      玉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玉文化便出现在了中原大地上。玉,被远古时代的华夏子民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大道精华的凝练,这使得玉拥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玉,取于自然之中,一块玉的好坏,在经过匠人之手前就已决定了好坏。《道德经》有言:“大器免成”,一件好玉,无需人力去成就,终究要看天成、看鬼斧神工,即便不经匠人的一刀一刻,依然是一块好玉。天成之物,经人手琢磨,当是锦上添花,决不能折损原玉之美。一个经过大师之手的玉制品,在先秦时代是能够显示佩戴者身份地位的物件,玉器,在那时便成为了维系社会秩序——“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如玉,以玉的成色之美,来比喻佩戴者的道德品质,将对玉的赞美,转化为对君子品行的歌颂,更是华夏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伟大创造。

      玉,是东方精神美学生动的物化体现;玉,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中国的玉石是华夏祖先们从众多石头中不断筛选出来的“石中美者”。

        好的玉石,当温润莹泽、缜密坚韧,在具有美感的同时,也要具有实用功效。

        玉石,不仅在华夏大地上举足轻重,也作为与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大放异彩。向西方世界运输宝玉的“玉石之路”,成为了后来“丝绸之路”开通的基础。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曾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中国历代大儒都会给玉赋予“德”的内涵,将玉与君子联系在一起,使玉成为了中国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对玉的赞美、追求,对玉器的雕琢、加工,早已从文化、生活、经济甚至政治上和中国历朝历代紧紧融合在了一起。玉器的发展史,便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对玉的深沉热爱,从来不止属于某一个阶级或是某一类人,它是一种广泛的、深刻的、万民趋同的审美体现。

昆山玉

        在经过漫长的筛选,古代先民们发现了玉中之宝——昆山玉。而今,昆山宝玉的名字已经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和田玉”。

        对和田玉的开采,甚至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昆仑山下的居民们就已经有以采玉为生的传说了。

        至殷商时期,随着工艺的进步,以和田玉为主体的一批华美玉器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器之塔,至此,享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正式登上了舞台。

          孔子将玉喻德,并提出了例如“温润而泽”“其声清越”“气如白虹”等鉴定其特质的规则,后世也依此规则鉴定玉石的好坏。

        正是因为玉石这诸多的特质,它更被赋予了中国人伟大的民族精神——

        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对和田玉的爱,表达了中国人高尚的精神情操和顶级的审美追求。同时,和田玉自远古以来一直开采的历史记录,也雄辩地证明了新疆从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君子如玉

        玉,取自石而高于石。正如君子,来自常人而雅于常人。

        君子与玉,从来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石,也是与中国无数神话传说挂钩的灵器。

    《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可见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圭玉制度。

      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一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

        玉乃天成之物,与天地通灵,所以非有德者不可得之、配之。

        当代的君子们,修炼自身的同时,不妨去了解、鉴赏一些好玉,将玉与自身相融,让自己真正的做到——“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說明|『云天国际珠宝文化艺术』致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本微刊原创,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