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学习的快乐||跟着李零读《论语》(8)
你学习时会感到快乐吗?
我理解的学习是读书,或者叫阅读。通常情况下,一卷在手加上一杯清茶,是非常快乐的,半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尤其是退休以后,阅读就是休闲,就是享受,浸泡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碧波荡漾,其乐融融。
读书肯定比买菜做饭快乐,但是每天不得不花很多时间为肚子忙活,便无比羡慕古代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旁边还有红袖添香的家伙。有时便想,读书时倘若有一美女,隔了书案,相对而坐,读同一本书,都不说话,偶尔抬起头来,对眼神,会心一笑,那感觉,啧啧!
《论语》的第一篇,曰《学而第一》。我读的不是纸质书,是在线阅读。这个网站很搞笑,弄了个非常醒目的标题:《丧家狗 学而第一》,生怕别人不知道孔子曾经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学而第一》又叫《学而篇》,头两句话恐怕人人都会背诵。全文很短,也可以背下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古文没有句读(标点),问号是后人加的,全是反问,加强语气,肯定的意思。
学习了,然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不用说,肯定很愉快。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不用说,当然很快乐。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是君子吗?——不用说,绝对是君子。
学习加上复习,是愉快的,这个不用说。孔子又说了,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怎么样,这跟我刚才说的与朋友一起读书是不是一回事?志同道合,心有灵犀,不一定非要是美女。性别不重要,长相在其次,志同道合嘛,关键是三观要一致。到了一起不一定读书,使劲聊天也行,晚上不睡觉,朝天亮地聊。西昌有个朋友老蔡,每回到我家,就是朝天亮地聊。人对了,“知心”的话儿说不完,喝起酒来千杯少。
至于别人是不是了解我,我是不是君子,更简单,我就是我,关别人屁事。
《学而第一》的第一章,李零是这样解读的:
这一章好像研究生入学,导师给他们训话,主要讲学习的快乐。第一乐是个人的快乐,你们来到我门下,听我传道,按时复习,乐在其中。第二,你们不光是自己学,还不断有人慕名而来,成为你们的同学,弦歌一堂,岂不快哉?第三是师门以外,别人不了解,千万别生气,因为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君子,你有君子的快乐,内心的快乐,不也很好吗?
我觉得跟我的理解差不多。隔了千年时光,孔子的话,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就好,如果一定要咬文嚼字,那就不是享受阅读了。再就是替那些同学们遗憾,孔子瞧不起女子,那时候没有女同学。我读小学上初中,同桌的就是女同学。可惜小小年纪,啥事不懂,也在那儿“男女授受不亲”,课桌上那道“三八线”隔着,失落的,是无法弥补的青春。
李零说,“君子”是孔子的重要概念,与“小人”相对应。二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身份,贵族和有地位的人是君子,奴隶和没有地位的人是小人;一种是道德,道德高尚的人是君子,道德低下的人是小人。
孔子的“君子小人论”,给后世带来了麻烦。一个是血统论,一个是道德至上。这个不方便展开,说了也没意思。
只需要明白一点,小人也可能成为君子,不过前面有个“伪”字。这种人是极其令人厌恶的。我的观点是,与其做高高在上的伪君子,不如当地位低下的真小人。
2022年11月2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