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成长励志散文

过年三记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8人  三重颜
蚕姑坨

二十九回乡,年三十至初三死肥宅,初四走亲戚,初五返程,初六登山拜佛,初七回京,初八上班,年就这么过完了,没什么特殊的,却让我的心平静了很多,至于是缓解还是治愈,还要留待时间检验。

回家前夜

假前突然高烧,吃了两片好了,但回家前一晚又开始烧起来。纠结了很久,还是决定跑趟医院,心下实在害怕的厉害,于是叫了位附近居住的朋友陪我一起去,朋友答应的很痛快,我心底无比感激。那会儿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自己只身在外朋友无几生病了也无人陪伴,心中无比孤独,另一方面又庆幸自己求助时身边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因而又觉十分温暖。所幸到医院检查之后,问题不大,药都没开就回来了,总算是可以安心回家了。

这一场病,把自己两个心底最阴暗的角落暴露出来了,一是对死的恐惧,二是无法正视孤独。我这本身是小病,还远不能涉及生死,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病痛已经可以召唤出心底强大的恐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特别害怕生病,不生病的时候担心将来可能会生病,生了病就担心会是大病,可能是因为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太多,加上身边也有认识的人甚至同学年纪轻轻就突然离世,我这人底色是悲凉的,又胆小多疑,很容易受这种消息影响,时间长了,这种担忧无法消解,慢慢的便越积越多,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心理,担心自己会生病,担心家人会生病,担心治不起,更担心会死。我想过很多次,如何能够驱逐内心的这片阴影,想象阳光突然照进来把这一切黑暗驱散,但一直没有成功,尤其是去年家人相继生病住院、做手术,自己的畏惧越来越盛。或许也是由于自己太独了,总是一个人胡思乱想,或许都出去转转、多与积极的人相处、去人群堆里待待会好很多。生老病死,人各有命,真的没必要为了未知的将来影响当下的生活,从心理上慢慢的让积极情绪占上风,行动上定期体检、买好保险,让自己心里有数、没有后顾之忧,现实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沉重。给自己立个小flag,2月份调研清楚必要的体检项目和相关保险,清明节前把这一切搞定,花钱给自己买一份心安。

第二点,无法正视孤独。那天我写下一句话,人,注定是孤独的,这事儿已经看清看透了很多年,只是始终还无法看开,这种看不开、过不去毁了自己太多的时光。我从小就无比孤独,没有那种亲密到无间的朋友,大多都是泛泛之交,更多的是愈行愈远,想聊天的时候没有人聊,有时候点进一个对话框,对方的冷漠让自己瞬间打消了继续聊下去的念头;想出去玩的时候没有人一起,如今甚至都不敢主动邀约,不想再面对被拒绝;每天一个人吃饭、会自己去看电影、一个人去旅行,如今大多数时间一个人窝在家里或书店看书,这种“有正事做”而且“就该一个人做”的活动让自己很有安全感。发朋友圈会担心没有人点赞,开心的事找不到人分享,难过的事也一个人默默消化,越来越往内心里缩;不想去面对外人,其实不是不想,是不敢,怕不被人喜欢与接受,不知道怎么找话题却又怕冷场,想结交朋友又怕别人觉得自己无趣,实在是不擅长陌生人社交;时而特别活泼,时而又特别安静,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太冷,又担心别人觉得自己话多,冷热无常,心情多变,总之不正常。自己似乎总是为他人而活,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始终活不出自己,其实自己害怕的不是孤独吧,害怕的是别人觉得自己孤独,如果自己能做到不在乎他人,是否会活的从容很多?人活一世,能一路同行的人能有几个,又何必为了注定陌路的人扰乱自己的内心。再给自己立个小目标,这一年要努力为自己而活,只要不碍着别人,怎么自在怎么来,别人看不看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自己开心就行。

夜半的医院

走亲访友

年三十至初三在家死肥宅了四天,除了躺着就是坐着,除了吃就是喝。初四的时候去了大姨家,热热闹闹的自己倒十分受用。我来自农村家庭,我的亲戚也都是农村人,只是现在种地已经不是主要收入了,大多数人都是上班或者打零工,感叹自己从这穷乡僻壤一路走出来也真是不容易。想想自己从村里的小学出来,那个小学当时每个年级最多两个班,现在估计最多一个;之后考上了县里唯二好的初中,进入初中就开始和城市里的小孩竞争了,那会儿城里走读生和农村住宿生被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班级,那会儿真是年小不懂事,完全不觉得自己会比城里的小孩儿起步见识要低,也还好上学只认分数,所以自己倒没有输;再之后考入了县里最好的一中,和城里小孩开始正面交锋了,但那会儿也不过觉得他们家庭好点,似乎视野也宽点,不过也没带怕的,还是因为上学只认分数;再之后在觉得“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考入了外省的985大学,在报志愿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学校有一种称号叫211,还有一种称号叫985,而进入的学校纯属意外,之前从未听说过,之所以填报也不过是因为那时的自己不想去北京和上海,原因忘了,也是意外的被调剂到了软件专业,进入大学我有很宏伟的梦想,还记得开学前在日记本上写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能力;之后获取了保外的资格,经过了一系列面试,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所北京的学校;再到如今,进入到了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一名女程序员员。我很感谢高考,让我从农村走了出来,我很感谢火车,带我走向远方。这一路现在想想其实还挺惊险的,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折戟沉沙,好像是大学后期还是读了研究生之后,我才发现了自己与城里小孩的区别,从前凭分数我从未觉得不同,到了后来我才发现童年是多么重要,我羡慕出身于书香之家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有了读书的意识,我指的读书不是课本,而我是到了研究生甚至这两年才逐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羡慕那些家庭条件良好的孩子,我羡慕他们觉得痛苦的补习班,羡慕他们会弹钢琴、会写书法、学过唱歌、学过跳舞,而这一切都是我不曾经历过的;还有视野、见识与生活习惯,很多东西我是很难追上的,也许我可以和他们考一样的分数、甚至比他们还高,但其实在很多方面,他们在成长的时候我始终都没有离开起点。我说这些,不是嫉妒,也不是忘本,更不是责怪自己的家庭,只是想表达农村小孩和城里小孩的成长环境真的有很大差距,也注定会造成不同的人格,甚至会关乎良好的生存与生活,我不得不承认,如果很多东西我很早就意识到,或者那时我有条件,也许我现在的人生会觉得更充实些。如今我在北京,总会有那么些时刻,感觉到自己似乎与这个城市不和谐,总觉得与想要的人生差了些什么,于是开始补课,晚是晚了很多年,但幸好自己还有几十年。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是因为这次回家,突然发现亲戚、邻居日子都过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他们很多人没有自己挣钱多,也没有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但是大家都很知足,当然他们的难处我没有看到,但是至少他们当下的开心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不像我开心的同时心中还有疑虑。现在的自己,纵然和很多人比不了,但同时也比很多人好很多了,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似乎已经是非常好的安排,我为何还不知足呢。要强心当然得有,但是野心别那么大,人贵知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自己现有的一切,并努力稳定且持续的提升,同时也能坦然面对别人过的比自己好,不着急不慌张,这就是最大的福报了。

集发生态园

登山拜佛

初六,和姐姐等人一起去山里烧香。山名叫蚕姑坨,在保定易县,不是什么著名景点,但是人很多,主要是当地人,爬到山顶大概两个多小时,山路并不陡,大部分是土路。到了山顶,有很多尊佛像,有些是仙家、佛家,有些是始祖黄帝,而这座山最主要的似乎就是蚕姑(我网上搜的),我跟着都一一拜过了。放在几年前,我肯定会非常不屑,觉得都是封建迷信,但现在我不这样想了,一不伤天害理,二不影响正常生活,还有个希望盼头,心中存个信仰又有何不可呢?我能看到很多人都是很虔诚的,这种虔诚也让我看到了老百姓的朴实与善,有个信仰或许真能求得一份心安。想起前些时候,因为太浮躁,我也读了读佛家的书籍,那天听到了一个词,“末法时代”,可能是说现在信赖佛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我感觉现在有很多人都在默默的研究起佛了,想必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觉得焦虑、看不透,想求取一片安宁,当然还有求财、求姻缘,反正现在人觉得什么都缺,越多越好,现实解决不了的,只能求助菩萨了。那天看《了凡四训》,前言里译者有段话,大概是说,现在的人恨不得抄几句佛经癌症就能立马痊愈,拜几尊佛就能立马来财,原画不是这样说的,但是大意如此,我觉得说的非常对...现在一切都太快,当然愿望也得实现的快...无论心安也好,无论和顺也好,无论升职加薪也好,主要还是看自己,但是拜拜也不错,万一佛主显灵了呢~尤其是这种隐藏在偏僻深山里的佛,经历了那么多代的人,依旧香火不断,总让人有种生机无限之感,再加上在外面名气不大,主要香客都是本地人,更添了一丝神秘,想来我国国土面积之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少这种不为外人所知的古老神话啊,这可比那些川流不息的景点有意思多了~

南天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