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读书

【33:精准】什么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023-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精读君通识词典

什么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来看看“差不多先生”。胡适在《差不多先生传》中提到,差不多先生是中国最有名的人。差不多先生一点都不认为,差之毫厘会谬以千里,觉得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

他小时候去给妈妈买红糖,却买了白糖回来,因为他觉得白糖红糖都是糖,差不多;长大后在钱铺当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因为他觉得两个字只差一撇,也差不多。

有一次他忽然生了急病,叫家人去请东街汪医生,结果请来西街牛医王大夫。王大夫用医牛方法给差不多先生治病,很快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断气前,差不多先生断断续续地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不必太认真。

差不多先生死后,大家都称赞他,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说他一辈子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很有德行;就给他取个法号,名为圆通大师。

的确,有些事、有些人我们不用太认真、太计较,但像差不多先生那样,无论什么事、无论什么人,都不认真、都不计较,就滑入另外一个极端。

因为在相当多情境中,差之毫厘,确实会谬以千里。

例如,在经济领域,差不多先生以为“十”字和“千”字只差一撇,相差不大;但其实差了两个数量级,差了100倍。

例如,在医学领域,差不多先生以为治牛和治人差不多,但就算牛和人得了同一种病,可以用同一种药,药量也不同,一旦用错就可能致死。

在多数情境中,如果以差不多为借口,我们看问题就不够精准,所提出解决方案往往就无效,甚至会反受其害。

胡适刻画差不多先生形象,提醒我们要培养力求精准的思维习惯。事实上,很多时候,判断一个人能力是高是低,一个有效信号就是,是否力求精准,是否能在相近事物中看到本质差异。

例如,关于“看”,有多种相近表述,包括“观”、“察”、“视”、“见”、“望”、“窥”、“览”、“睹”、“顾”等,可能有几十种表达。

那么,问题来了:此“看”和彼“看”有什么不同,你能区分出来吗?如果你觉得差不多,可以随便换着用,那么在这个领域,你可能也是个差不多先生。

一个力求精准的人,在需要精准情境中,会反复思考误差在多大以内为宜,并想方设法把误差控制到这个可接受范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