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分析
在4月27日进行的伊川县期中质量调研考试中,我所任教的六三班语文参加考试61人,最高分94,最低分0,85分以上32人,平均分81。
本次语文试卷一共五道大题,内容包括:精挑细选选择题目(10分),积累运用(30分),实践运用(6分),阅读理解(24分),习作(30分)。内容涵盖字词注音、词语意思运用、课文内容填空、实践运用、阅读和习作。题型多样,考察一二三单元的知识比较全面,难易适中。
一、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出现错误有20人,问题主要出现在:“春城”解释是京城不是城楼。
第二题: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失分19人,不会拼音。2.补全词语失分33人,“跃跃欲试”、“头昏眼花”写错较多,后边根据意思选词填空出错较多。3.按要求写句子失分31人,主要是修改病符号使用不当。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失分41人。古诗文背诵没有要求背,失分较多,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写错。
第三题:实践运用失分20人。失分原因不看图,不看题,不分析。原句都出错。
第四题:阅读理解。课内阅读题:拟标题出错,“得到的启示”写的不全面。课外阅读: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出错较多,画出联想部分内容出错较多。
第五题:习作《家乡的风俗》30分,25分以下5人。
二、失分原因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尤其是易错生字掌握不劳固,学生学习认真审题态度欠缺,师关注太少;
2.学生学习知识过于死板,会背不会用;
3.有一部分学生,一遇到变化的灵活题目就无从下手;
4.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不够;
5.学生读题、做题、审题的习惯不好。
针对本次期中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我打算抓实抓牢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改变上述状况。
1.多多关注中上等孩子,帮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去掉身上的傲气。
2.作业落实到位,凡做过的作业必检查,先自查,再小组长、同桌互查,尤其是老师纠完错更要让同桌互相查看。
3.训练阅读写话时,重点培养中优等生,多让他们展示补充。老师纠正总结。
4.平时学生做题练习时,重视读题习惯。平时读题时带上题目要求读。
6.重点抓孩子的习惯,多向同级老师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