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老师饭
今日教师节。
教师轮岗制度要来了。
就笔者的话,是反对此做法的。很简单。一个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名校,说实话与所谓的教育资源什么的关系不大。一个学生成绩优异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天赋以及超常的学习能力,好学校之所以令家长趋之若鹜就在于它能够先期“掐尖”;所谓“名师”说实话也就至多起到百分之二十的作用吧。就像中国乒乓球队,即便来一非洲教练,那中国队依然是强队你信不?
既如此,那就不必折腾老师了,平等划分招生区域且严格执行就得。学生自幼户口在哪个学区,那就上学在哪个区,该学区的学校不得从外学区招生。就像子女,其父母健康仁慈有较高的退休金你得去赡养;倘然病恹恹还暴脾气你也必须完成赡养义务,决不能推卸一样。
而一轮岗,给老师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上班路程远了,拐拐绕绕,老费工夫。而原本家就在学校附近,电动车不用骑,步行三、五分钟就能到校,有点干脆家就在学校内呢。其次,老师知识渊博,业务能力扎实,表述流畅固然重要,但新老师与学生间的彼此适应也是个很关键的环节。老师总是换来换去,会弄得学生总在适应期,对成绩的提高自然造成了一定的阻滞。
赶快打住。啰嗦了,这并非本文的主旨;不料一抬笔,就有些走题了。
笔者如今,大半辈子已过,山西晋南人氏。晋南自古至今一直是块文化氛围比较浓郁的地界,笔者就生在一个被周边村落称之为“某某村秀才比驴多”的某某村。“比驴多”的话里明显带着一股子酸味。那么,尊师重教的风气真给本村落带来好处吗?比如村民普遍富足了些,多出了几个大官名人什么的?这个倒没有没有明显看出,手头也没有明晰而准确的资料,故而也不敢瞎说。只幼时村上与老师的一些关联细节,回想起来仍然温情脉脉。下面记述的,是当初村民给老师管饭的情形。
本村最初似乎只有小学,全村三千余人,不算小,后来有了初中。老师既有来自本村的,也有来自外村的。彼时的日子还是比较穷,村人里有自行车者都是极少数。老师逐月领工资,是有几个现钱,但日子也是紧巴巴。家在本村的老师自然到饭点可以回家填肚(好赖不论,喂饱肚就算),那外村老师呢?于是就有了对老师的管饭制度。具体说来就是,家里但有在本村学校读书的孩子,那就管老师饭。每天只管中午一顿,老师付费三毛。两个孩子皆为本校生,则连续两顿。
偶尔有干部下乡,也几乎都吃派饭(即管饭)。
笔者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为了方便,学校制作了一块管饭牌,三四尺长,五六寸宽,三分厚,上面写了所有在校生的名字,排列整齐,意在表明次序。上面的字由当时一位老师写就,字迹非常端庄漂亮端正,小楷,明显很吃功夫。如果再能见到此物,笔者会很崇敬地将其作为个人收藏,悉心保存,以志纪念。
管过老师饭后,家长会将管饭牌尽快穿至坐落邻居的下一家,之所以尽快,并非“至于打发了”之意,而是意在叮嘱:明日该你家了,如果有需要前一天准备的蔬菜什么,你也好着手先期准备。犹记当时吃肉是件很奢侈也很少的事情,别说一般人家没钱,即便有钱也不容易买到,无处可买呀。
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当值管饭的学生会领着老师(也可能是两三位,多为男老师)一起回来。一般家庭会预先打扫庭院,擦洗桌凳。更讲究些的人家里,男主人会亲陪老师一块就餐,家中的其他人则回避——这是一种传统的待客之礼——以示尊重。用餐过程里男主人会就孩子的学习情况向老师作一些讨教。
犹记自个家里管老师饭时,父亲独自作陪,当时尚年幼的自个儿则钻在厨房谛听。好在聊到自个儿时,老师连连夸赞,说父亲教子有方,父亲则一个劲儿劝老师多吃。说句不谦虚的话,当时的自己,的确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很受注目的学生。
村里当然也有一些邋遢,不太讲究或特别贫困的人家,这些人家如何招待老师吃饭,具体情形那就不知道了。但左邻右舍根据其平素的做派不难做出些猜想,作为邻里街坊拉扯闲话时的内容。
据说,那些吃过管饭的老师相对比较一致的感觉是——相比其他村,还是某某(即本村)的饭吃得相对舒心些,口味也好,院落干净,饭做得细致。
记得当时偶尔有干部下乡,也几乎都吃派饭,即管饭。只相比较而言,大部分人家管干部饭不如管老师饭那么上心。另一区别是,老师来是谓“管饭”,干部则为“派饭”。实际呢二者一样。
多年后,管饭制度消失了;与此同时,干部下乡也不再到各家各户吃饭了。他们各自有了食堂。
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怎么,每每想起自己领着老师回家吃饭的儿时情形,伴随着总是丝丝温馨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