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认知觉醒的时代。信息的获取,从未像今日这般便捷顺畅。因此,只要用心学习,不断改变:“人人皆可觉醒,人人皆可成圣贤”。

在我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三个觉醒层层递进,正如一个人从睁眼到完全清醒不是一瞬间的事,它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所以“目标觉醒”就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同时它也是个体成长的高级阶段,因为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读完一本好书,上完一堂好课,绝不能仅仅感到很有道理,而应该在感到有道理的同时还愿意去行动、知道怎么行动,并最终使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至少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做成一件事”听上去很简单,实际比想象的要难,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有多少事是我们自己真正主动做成的呢?早起、跑步、阅读、写作、健身、减肥、学习外语、练习钢琴、抵制手机信息……可能你都尝试过,但最后又都放弃了。

我们真正能主动做成的事其实很少很少,所以培养“主动做成一件事”的能力非常有意义,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主动做成一件事并真正做到之后,才有可能继续做成第二件、第三件……否则只能永远在第一件事的“做”与“放弃”之间徘徊。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明确一下主动做成一件事的标准。我对它的定义是: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自觉地做一件事,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首先,这件事是一个自发的长远目标,而不是被外力强制去做的短期目标。比如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幅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或是在短期内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摆脱职场困境等,这些有外力束缚且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到效果的目标或许并不适用,因为速成并无可能,本书的方法论主要适用于长远的成长目标,而且最好是没有外力约束的自发愿望。

其次,如果你决心去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成,而不是随便玩玩。比如你要养成跑步的习惯,那就让这个习惯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直到你不做它会感到难受;比如你要学钢琴,那就不能满足于会弹、能弹,而是要弹出点名气,让自己在演奏圈占据一席之地、有自己的作品,甚至让它成为自己兴趣与谋生手段的结合体,成为你人生的一个重要支点。总之,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可能你之前并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件事情要做到这种程度才算是做成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其实非常有限,如果不在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打几个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将非常浅。

当然,追求“留下痕迹”并不是为了给自己博个好名声,而是因为这关乎自己如何度过一生,毕竟没人希望自己到年老时仍一事无成;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在某一领域留下被人尊敬的作品或贡献,从而与这个世界产生密切的联系。

毕竟我们追求的幸福就在我们个人的正面影响力里,所以“做出点名堂”自我实现,是你我必然的追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