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之指
2022-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箫音声声
禅说“指月之指”,难得糊涂,就为一个心情!
昨晚熬夜看球,世界杯最后悬念,冠军归属已出。本想写点什么纪念一下,却突然没了兴趣。
还能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开赛时的满心期待!正逢端午节小长假,一份闲适的心情邂逅四年一次的相逢!约会般的心情!
可是,谜底揭开的时候,心情也没了。
开始时的轰轰烈烈,与结束后的淡然凄清。
还是秦观的诗能摸准人心失落的症结。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我常常在得到和失去间困惑,不知道我是要过程还是要结果?
有一个禅悟叫“指月之指”,
或称“指月之喻”。
《楞伽经》中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手指的目的是在指出月亮,手指并非月亮自身。佛经的文字就好像手指,真正的智慧则是月亮。
所以,长期以来就有了看指还是看月的模糊论。
凡禅悟都是那种类似“坚白论”,根本厘不清的问题,比较通俗的像鸡和蛋论资排辈。指月之手相对难一些。
当年和一法师参禅时,我总是想到老电影《花为媒》里赵丽蓉饰演的沅妈对张五可的唱词,“顺着我的手指你往那瞧”。
指向书生那是做媒,指向月亮就是哲学。
你是看月亮还是看手?不必讨论,我只是忽然有所思,想告诉我的策划师们,策划对于企业来说就是那指月之手,策划是一个很高端很玄妙,可以拿来禅悟的职业。
还有浓也淡也的感情。
就像杀青的剧本,就像这远去的世界杯,都成了佛说中的指月之指。要过程?还是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