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VS刻意练习

2021-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狸拆书讲知识

一万小时定律之前在网上特别火,各种的书公众号文章都在写一万小时定律,好像只要一件事情你做够了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专家,但是真的吗?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就知道这个一万小时定律是多么的不靠谱了。

想一想你的英语学了多久?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一直到你大学,你学多少年了?

按照我们每天对于的英语的学习量,怎么说也得有一万小时了吧?那你成为英语领域的专家了吗?很显然没有。

而且很多人比如说我,现在见了外国人就只会说一个hello。

你看这也是学了一万小时呀,但直白一点说我依然是一个新手。

这让我想起一个沙堆悖论,一颗沙子不成堆,两颗沙子也不成堆,同样的三颗沙子也不成堆,以此类推那9999颗沙子也不成堆,那一万颗沙子就成堆了吗?

这就是沙堆悖论,这里关键是没有任何界限,我们不知道成堆的时候是多少?只是用一万人为的做了一个界限。

所以这一万小时不应该是每一个小时的简单叠加,而应该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对一件事情进行不是机械的重复,思维没有形成自动的驾驶,会专门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反思提高,这就是刻意练习。

只有就当刻意练习的时候你这一万小时才有意义,就像那些上学时英语学得很好的人,他们就是不断的在进行刻意练习,才最终成为英语王者。

有的时候也不一定要一万小时,像很多领域专家,他们早早超过一万小时;而有些人没有达到一万小时,也已经有所成就。

所以不要被一万小时所困,它只是一个数字,而且是一个没有经过实验证明的数字。

但现在很多人就被这样一个数字困住了,总想着一万小时好长,计算一下如果我每天两个小时,则需要5000天,5000天再一折算,那就需要13.6年。

而看到十几年这个数字,有很多人可能连开始都没有就直接就放弃了。

但即使有些人不放弃,绝大部分可能也是在熬那个一万小时,只是期待着达到一万小时时有奇迹发生,在那一刻,突然有神迹降临,自己的就脑袋开窍了,然后就成为了专家。

但这可能吗?

没有刻意练习的一万小时只是一万个沙粒放在一起,不成堆。

所以放过一万小时也放过自己,把专注度放在如何针对自己的薄弱项一点点改善提高上,相信你会更快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