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读书笔记18

2024-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什么是仁?(3)

二、仁者的模样(仁的表现形式)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孟子曰:“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孟子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曰:“亲亲,仁也。”

孟子曰:“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