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代替表达或代替发表,代劳?
2025-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前方是什么
翻看了四篇旧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乌鸦喝水》,《小马过河》,《寒号鸟》。
为何翻看?因忘了“胡茬子"的“茬"字怎么写。索性用汉拼暂代。但问题来了,当初为何狂批学生这么做?
何为暂代?暂时替代也。
暂时,可能被遗忘而定格为永恒,七秒钟的记忆规律使然?
为何可替代或代替?为表现与传达,是谓表达,即为代表,代替表达。
用汉拼表达,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古今互通,更是启蒙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何翻看四篇小学所学课文?无意间,欲把代表梳理下。然,思绪飘忽中,代入了时代,代入了代沟,代入了代价……
回头发现,启智有曲直二法,曲经通幽的奥妙远强于直白说教。而小学的隐喻之育的代表,能代表我自己成长与反省的就是这四篇。共性嘛,文体皆寓言,选材皆动物,内容皆日常,目标皆启智。个性嘛,代表只能代自己,所表不由己。
汉拼能代汉字,汉拼能代数字,汉拼能代表一代人的成长。初中阶段,课本中把数学分成了《代数》和《几何》,前者是用字母代数来代表学问,后者不过是用图代数量来代表学问。本质上都是替代,彼时感觉新鲜,高深。此时细想,不知何为字母就无从提起代数。究源汉语拼音亦为字母,小学数学中没把它拿来用,而是用通用为□代替。由此可见,小学段已把代数与几何蕴含于教学。
当下的教材,代表着专家们的心血吗?专家们能代表教材的教育方向?
代表,代替表达或代替发表?什么时候代表成了代劳的?代劳者的最佳见人选是代驾吗?也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