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善良,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出口
犯下凶杀案的凶手,行凶后销声匿迹整整一年,连警方都束手无策,案情陷入胶着。三条支线的主角各有可疑之处,究竟谁是凶手?有时候的愤怒,是源自于自己无能为力悲伤,剧情一步步的考验人性和对于身边爱人的信任,你是否能全心交付信任给对方?面对亲密爱人有凶手的嫌疑,你能如何自处?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特别关注演员─传逹故事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我将自己从中场时段开始的不自觉紧捏手掌、强烈想站起来走动的冲动,以及自主反应的心绞痛,大半归因给成功的演员群。他们是这么年轻,却这么有爆发力。
由一椿尚未破案的杀人事件起头,叉出三条不同路线的故事组合,二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够完成多层次又深度的议题探讨,演员必须非常有能力释放讯息。得先替角色建立性格骨架,一点点为其填上来自成长背景、生活现况的灵肉,多维度的了解角色以及时空样态,然后才能在各种表情与行为反应中,活生生地说故事。
常与人讨论什么是演员的存在感,有一位朋友的解答令我至今都这么认同,即是足以让你从头到尾地在乎、影片结束后许久脑子里都无法忘记他或她的演员。
《怒》里头的三组演员相当能说明这一点。他们的容貎无疑是好看的,年轻但不浅薄、明亮但不虚浮,他们使你相信他们就是角色本身,并巧无声息地诱发你的同理心和临场感。公园美军强暴一幕,高中生小泉贴在沙土上的脸因为挣扎而暴涨,镜头特写的那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她的眼神说了好多话,直到吐出:「不要说出去」几个字的时候,才明白刚刚眼神里的千回百转是告诉你,她把往后都想清楚了,在惊恐中;爱子听到警察回复确认哲也的血迹验定不是凶手后嘶吼般地哭喊已经力道足具,但渡边谦饰演的爸爸无限理解的紧抱她时,她双脚猛踢的画面,才真正令张力濒临边界。
优马得知直人并非恐怖杀人凶手而且拥有值得心疼的过去,所有解释疑惑的蛛丝般的回忆随着走出咖啡馆的脚步,一点点涌现,强硬翻转的身体,把再回头已不是当时,前进也阴阳二隔的悔恨,清楚地说了出来。唯一可惜的反倒是渔夫爸爸最后抽蓄哭泣的背影,像是导演必须安插一个空档让演技无雍置疑的渡边谦,最后再秀一手好拉开和年轻演员的距离。渡边谦从出场拿着白纸站在街头茫然的身影,早就证明了他自己,多此一遭却像完美礼服上打了一个蝴蝶结。演员的存在感有多强烈,取决于他为角色构建的维度有多宽。这是观影的趣味。
这部电影主要谈的是信任,包围这个探讨还谈及了懦弱、悔恨和自我承担。小泉的信任是来自天性,爱子从信转而不信是生活背景的影响,辰哉面对懦弱忘了起初也是直觉上质疑信吾,优马的怀疑行径以至最后的悔恨,说明每个人对讯息的解释能力是多么地不可自靠。残酷的是,所有起心动念或有意识选择,我们都难以避免和周遭之人的伤与被伤。
但我思索的,是「与人为善」。
特别爱看一位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访谈节目,论证专业、口语温和,加上女性形象谈论悬疑恐怖的反差效果,碰巧能收看的时候必定放下手边杂事认真地听。
人是多维的,行为的前因后果也是多维的,研究实案犯罪心理已无可捥回事实,但至少能为防范未来、办案手法、制度建立提出建议。李玫瑾令我着迷的不是分析犯罪的悬疑过程,相反却是她的寛容,虽然对犯人或犯罪宽容的言说总是备受争议。
李玫瑾的一个说法改变了我:与人为善是自救。她说她二十多年来接触各种反社会人格残杀事件,对犯罪人作具细糜遗的调查,最后总能得出结论,这些犯罪人多半从幼年至成人都生存在问题家庭或弱势环境里,也是在他们年纪都很轻的时候,就开始遭受家庭和社会上大大小小、有感无感的恶意。
恶意如种子,一经浇水,直至失去控制成了残暴的犯罪事件。李玫瑾要说,我们并不该为突发事件惊恐,因为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播种更不断地为其浇水。对清洁人员厌烦的口气、斜视公交车上有异味流浪汗的眼神、对残疾人不利索动作的不耐,伤害更大的可能更多是来自家庭或学校。
我们身处在自我里,必须努力,否则很难时刻对他人处境有同理心。
《怒》三组故事力量均等,彼此互相切换顺畅,Okinawa明魅的阳光、温和的时间感却讲述充满暴发力的悬疑情节和人性思考,导演李相日调度能力水平很高。影片反映日本人的秉性和文化特质,他们总是把问题想得极深。近年引爆关注的数起老人院残杀事件,不仅幅射出人口结构老龄化、经济衰退、政治右倾的情势,也说明日本人对生、死、灵、人性的思考,是多么多么地深刻和不容松懈。这样的秉性,在他们的商业、文化、艺术、生活中无处不展现。好的作品不是将别人引向你,而是透过表达,让每个人走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海量视频在线观看,无需插件尽想快感;
体育赛事实时拨放,清爽页面一切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