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撰文编简友广场读书

拒绝认祖归宗

2021-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垄上稻香

将近20年了,我一直忘不了一件小事。

那年暑假,本市组织语文教师培训,30来人,要培训4个假期。

记得当时对来自各个学校老师进行统计,姓名、籍贯、年龄、学校名称等等。

我无意当中看见市某某一中的一名教师是我一个县的同乡。

有一次下课闲坐,问起她:“王老师,你也是某某县人吗?你是哪个乡的?”

20多年前,我的家乡还是一个贫困县。

这位王老师没说话,头扭向一边,沉默了一会儿,敷衍似地说:“我爷爷那会儿就出来了,我不知道。”

其实我所在的市离我的家乡不过百里。

那几年,因为石油的缘故,石油城普通职工收入比周边县市要高一些。另外某某一中教学质量一直不错,在社会上声誉很好。听说这位王老师是他们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可能因为这些原因,她“忘了”,或者如她所说“不知道”她是哪乡哪村人。

精英们就是这样远离乡气与土气的。

我惊讶于她的勇气,因为一般人是不敢这样大胆地忘本的。

但从此我从心底里鄙视她,无论她表现得多么优秀。

但现在,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变了。

首先,我应该承认,她没有义务告诉我,她不愿意说她的村名,那是她的权利,我冒然去问,也许是侵犯她的隐私。

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佩服她考虑问题周全。

家乡太穷,不敢或不愿意说家乡,有意疏远与家乡的关系,其实是对自己的保护。

因为家乡穷,周围人会因为你家乡的贫困而鄙视你,就像苏北人,因为穷,苏北人一直在江浙沪招人歧视。

这位老师无论在哪个场合表现得都特别高调,她不想因为自己来自穷乡僻壤,而让那些带有地域偏见的人影响到她。

乡村承载丰富的内涵,既可以认为是传统,是乡情,亲情……也可以把乡村看作是贫穷、落后、保守、不思进取……

那不愿说出自己来自乡村的人一定是看到了乡村消极落后的一面。

她的心里是许多贫穷乡村出来的人共同的心理症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