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膀胱经络与太阳膀胱经筋&太阳膀胱经脉
很多西医学者努力去求证中医关于经络学说的荒唐可笑,他们求证的经络与中医的经脉不是一个概念
原文: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医部全录》:当作纲,下同),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白话文:
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起始于足小趾爪甲的外侧,向上结聚于足外踝,再斜向上结聚于膝关节处,然后向下沿着足的外踝,在足跟部结聚,沿着足跟向上行,在腘部结聚。该经筋的别支,从外踝向上行,结聚于小腿肚的外侧,向上到达腘窝中部的内侧,与从足跟上行的一支并行向上,结聚于臀部,再沿着脊柱两侧上行至颈项部。由颈部分出的一支,别出这一条经筋,进入舌,并在舌体结聚。另一条由颈部分出的经筋直行向上结聚于枕骨,向上到达头顶,又沿着颜面下行,结聚于鼻。下行经筋中分出一支,向上行于上眼睑的纲维,向下结聚于颧骨部位。还有一条分支由挟脊上行的经筋别出,从腋窝后侧的外廉,上行结聚于肩髃穴。另一条从腋窝的后外廉进入腋下,向上行至缺盆穴,再向上在耳后的完骨穴处结聚。另一支从缺盆穴分出,斜向上进入颧骨部分,与从颜面部下行的结于颧骨的支筋相合。太阳经的经筋发病,主要表现由足小趾分出的一支的症状,可见足跟肿痛,腘窝部拘挛,脊柱反张,颈部筋脉拘挛疼痛,肩不能抬举;腋窝处的分支还可见到缺盆中有扭痛,不能左右摇摆。
原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的通假字)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之端)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的通假字)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腨的通假字)、脚皆痛,小趾不用。
白话文:
膀胱足太阳经脉,起于眼内角,向上行于额部,交会于头顶之上。它的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入络于脑,复从脑后下行项后,沿肩胛内侧,挟脊柱的两旁直达腰中,沿膂肉深入,联络肾脏,入属于膀胱本腑。其另一支脉,从腰中会于后阴,通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又一支脉,从左右肩髆内侧,另向下行,穿过脊肉,经过髀枢,沿髀外侧后缘,向下行,与前一支脉会合于膝腘窝中,由此再向下通过小腿肚,出外踝骨的后边,沿着京骨穴,至小趾尖端外侧,交于小趾之下,与足少阴经脉相接。由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会发生邪气上冲而造成脑后眉骨间疼痛,严重时眼珠好像要脱出,脖子像受到拉拽,脊部痛,腰似折断,大腿不能屈伸,腿后窝像被结扎,小腿肚痛似撕裂,这叫踝厥。本经主筋所发生的病症,如:痔疮,疟疾,狂病,癫病,头、囟门和颈部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流清涕或出血,项、背、腰、臀部、腿后窝、小腿肚、脚等部位都发生疼痛,足小趾也不能动弹。
本尊:
从上述文字来看,太阳膀胱经筋有现代西医的解剖学意义。起始于下,上行至头。太阳膀胱经脉,则刚好相反,起始于头,终止于脚。
既然是脉,则也有解剖学意义。它应该徇行于经筋之内。
原文: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此句按别本云:“入发至顶三寸。”当为是),旁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旁各一。风府两旁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
白话文:
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的地方,有七十八个府穴:在眉头的陷中(指攒竹穴)左右各有一穴。入发际(指囟会穴)至头顶(指百会穴)共三寸长,伴有头部的五行(指督脉、太阳经、足少阳经),每行间隔三寸,头部的脉气浮动相通运行在五行中,每行有五穴,共计五五二十五穴。项中的大筋两旁(指天柱穴)左右各有一穴。风府穴(即风池穴)为两旁各有一穴。脊椎骨自上而下至骶尾骨有二十一节,其中十五节脊椎骨间左右各有一穴,(其中包括:)五脏的俞穴左右各有一穴;六腑的俞穴左右各有一穴。自委中穴以下至足小趾旁,左右各有六俞穴(指委中、崑仑、京骨、束骨、通谷、至阴穴)。
本尊:
经筋中有经脉运行,经脉所过之处有俞穴。三者构成一个完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