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程序员程序猿生存指南

《终身成长》:你为何总想着证明自己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101人  柳树之

最近看了一本有点“鸡汤”的书 —— 《终身成长》。

以前的我,是很少看“心灵鸡汤”的,生怕中毒。

不过自从习得了批判性思维,就没那么脆弱了。

无用,则倒之、吐之;有用,则喝之、吸之。

很幸运,我喝到了一碗拔高了我思想维度的鸡汤。今日与诸君一同畅饮(就当是鸡汤酒吧)。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在书中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前者认为人是一成不变的,后者认为人是不断成长的。

咋一看好像没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成长型思维。

然而,事实却是,一个人往往既是成长型思维者,又是固定型思维者。

很多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不小心就陷入了固定型思维。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描述这两种思维的人的不同表现。我抽象出了其中几点,大家一块看看。

失败恐惧症

固定型思维者,惧怕失败。

在他们心里,失败意味着“不行”、“弱爆”、“无能”和“低人一等”,这对他们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因为在他们心里,人是一成不变的。

也正因为此,他们往往逃避挑战。他们宁可舒舒服服地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也不去认领一个自己陌生领域的任务。

而成长型思维呢?失败,在他们眼里,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也许失败意味着,现在的他们,“不行”、“弱爆”、“无能”和“低人一等”,但这又如何?谁不是从一个菜鸟开始的?

与其在失败的时候自怨自艾,不如在困境中通过提升自己来解决问题。

成长型思维者喜欢挑战,一切皆学习,一切皆成长,败了,学习了,成了,亦学习。

一个从来没有人接触过、充满未知的领域,这是成长型思维者最喜欢的。就像接了一个需求还没完全明确、技术选型未定的需求,虽然可以预计会很累、也许需要和产品去沟通、需要接触一个全新的技术框架,但内心更多的是面对挑战时的激动,又是一次实现能力跃迁的机会!

“证明自己”焦虑症

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急于证明自己。

毕竟在他们眼中,已经不期待今后的自己会有多少发展了,同样的,他们也会认为,别人看到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就会认为自己今后也是什么样子。

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于是乎,他们必须不停地向别人证明自己。

电梯里遇到公司老总,哇靠,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赶紧把之前学到的“电梯演讲”技能拿出来,一定要在老总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哇靠,第一印象太重要了,我必须show点什么出来,让他们知道我的水平在公司大多数人之上;

飞机上,遇到个陌生人,闲聊了几句,哇靠,不行,我不能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平庸之辈,得跟他讲讲我之前做过的“丰功伟绩” ......

其实表现自己的能力,本没什么不可的,毕竟再电梯里遇到老总的机会也不总是会有。但是当你为了证明自己而表现,那一切都不一样了,从你说话的语气,到面部的神情,乃至呼吸、动作、眼神,都会让人感觉,“哎,这是一个极度自卑的家伙。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呢?他们也会表现自己,但在他们心里,这还是“学习”的一部分。

电梯里遇到老总,“要不要跟他说点什么呢?好紧张。哎,豁出去了”,要是尬场了,那就晚上到阳台吹吹风,顺便想想下次怎样做的更好;

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大家都不了解我,不过这又不是我的个人Show,这是公司的会议”,有建议,就提,没有,就静静的聆听,做笔记。表现自己,后面机会多得是。

飞机上,遇到个陌生人,哇塞,他是一家公司的CFO,现在正飞去上海参加培训,又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他聊他擅长的,我讲我擅长的......

标签狂

固定型思维的人,喜欢给别人贴标签。

他们不仅认为自己能力一成不变,看待别人,也一个样。

他认识的一个潮汕人喜欢男孩,于是在他眼里,全世界的潮汕人都是重男轻女的;

朋友因为急事爽约了,从此,在他眼里,那位朋友就是“鸽子王”;

下属因为沟通能力不强,于是,以后有需要沟通协调的事情,他都不会安排那个下属去做。

分手大师

固定型思维的人,大概经常分手。

一旦爱情出现了问题、一旦和另一半出现了争吵,他就会认为问题很严重。

“如果我们需要努力,那就说明我们不合适。”

而成长型思维呢?一句话,“爱情需要磨合。”

最后

如果说《终身成长》是“鸡汤”,那我这篇文章就是“兑了水的鸡汤”。仅仅是本人一点读书心得。

不过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看完之后,感觉焦虑少了很多、心态平和了许多、少了点锐气,多了点成熟。

参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