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叔和他的朋友们简书阅览室

小河弯弯,流水潺潺——汪曾祺的写作手法

2020-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文/乐德小老儿

简友佳人佳语写了篇文章《再读汪老》,觉得挺好的。我以前没有系统读过汪曾祺的文字,我对他的一点印象仅止于《昆明的雨》,觉得很雅致。我把他当成台湾作家了,像林清玄之类的,所以没放在心上。

他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参加过革命,当过右派,他的大部分作品是60岁以后写的,挺特别的一个人。据说以短篇小说名世,但散文的数量最多。


从得到APP上下载了《汪曾祺散文随笔精粹:让画眉自由地唱他自己的歌》,我花了15个小时读完了,我不想辜负了佳人佳语的一片好意。

在《自报家门》中,汪曾祺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一下子就被他的文字吸引了,汪曾祺的文字看上去有点散乱,都是短句,但合在一起就是活泼泼的画面,很有情味。我觉得,他写文章就和画画一样,有王维那种诗画的意境。

就是这个调性,局部都是写实的,但整幅画是写意的,画面疏朗。

他的文章很少有复合句,读起来却很连贯,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看似很散乱,却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而且是流动的整体。

他自称自己的作品主要写实,每个句子都很朴实自然,连在一起有意识流的特性,空间和时间随时转换。叙事写景来回穿插,回环曲折,收放自如。

他说:“我很喜欢阿索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

他总是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文字里,却分明汩汩地往外冒。他说“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就是说“笔墨”本身是目的,物象是次要的。”他不刻意追求物象,但它自己自然地就从笔墨中渗出来了。

他就这样极自然地把父亲对母亲的深沉浓厚的爱融合在文字里了。

写自己和父亲的亲密关系,“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写他自己对儿子的爱,“他那时还未从幼儿园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

他写父亲的“懒散”只需两句对话。

关于运动的滑稽戏,他这样写,“我不是一九五七年打成“右派”的,是一九五八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 当时的心情、感受,他一个字也没写,他让读者自己会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汪曾祺对文章和语言的关系,对语言本身的运用有很深的见地,对年轻人应该很有帮助。到我这样的年龄,基本定型了,想学也学不会了,只能欣赏。

汪曾祺的这些写作理念深受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影响。他说沈从文讲创作的精义,只有一句“贴到人物来写”。他专门写了《沈从文和他的《边城》》一文,夹叙夹议,对这篇小说的内容、结构、人物塑造等分析很翔实。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沅水江边,记得简友狂妃是沅江人,她的文章也是浑然天成,我非常喜欢看。

汪曾祺是西南联大毕业的,在这本集子里,《西南联大中文系》、《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闻一多先生上课》、《跑警报》、《泡茶馆》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那个特殊时期联大师生的教学、学习、生活。或详或略,皮名举、徐志摩、唐兰、刘文典、闻一多、罗庸、沈从文、陈梦家、罗常培、朱自清、雷海宗、杨振声、金岳霖等一批教授的形象都非常生动。

可以看出汪曾祺对这段求学生涯非常怀念、非常珍惜,对西南联大怀有很深的感情。

因此他对昆明的印象极好,这本集子收录了《昆明的雨》和《昆明的果品》两篇文章。“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汪曾祺的文章里,他很少这样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说“昆明的糖炒栗子,天下第一。” “  正是这点土腥气让我想起地瓜,想起昆明,想起我们那一段穷日子,非常快乐的穷日子。”

汪曾祺对四川也很有好感,他说“川剧文学性高,像‘月明如水浸楼台’这样的唱词在别的剧种里是找不出来的。” “川剧喜剧多,而且品位极高,是真正的喜剧。” “川剧不要求观众完全‘入戏’,保持清醒,和剧情保持离。”

“四川话是中国最生动的方言之一。” 简友穿越中的书生的文章,常在文章中镶嵌一些四川方言,非常生动,而且这位友友学识渊博,纵横古今,妙趣横生,是我最喜欢的作者之一。

除了爱四川、爱昆明,家乡则时时刻刻驻在汪曾祺的心里。他专门写了一篇《故乡的野菜》,读来情趣盎然。在他的很多其他文章里,经常会跳出家乡来,也许只是淡淡的一句,但你会体察到他那份悠悠的乡情。比如,

汪曾祺像他父亲一样,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随遇而安,又非常精致,讲究,他的文章中写食品和植物的特别多,看得出来是一个地道的美食家。

汪曾祺又是个性情中人,很有定见,不人云亦云,不随便附和。这在他的一些约稿性文章中非常明显,看得出情绪比较平淡,感情也比较淡,甚至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他在文章中不迎合招待他的人,他吃人家的也不嘴短,这和他的年龄、出身、阅历都有关系。

他80年代末的一些文字,则含蓄地表达了他的声音。比如写于87年的《林肯的鼻子》,有时代气候的影子。

汪曾祺的散文,最大的特点还是他的语言,非常朴实、干净、自然、不煽情。从这一点讲,我非常喜欢简友淡水浅唱焦小桥的文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