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07:协同过滤

2021-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勇于自信

要说提到推荐系统中,什么算法最名满天下,我想一定是协同过滤。在很多场合,甚至有人把协同过滤和推荐系统划等号,可见二者的关系多么紧密。

协同过滤的重点在于“协同”,所谓协同,也就是群体互帮互助,互相支持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协同过滤也是这般简单直接,历久弥新。

协同过滤

当你的推荐系统度过了只能使用基于内容的推荐阶段后,就有了可观的用户行为了。这时候的用户行为通常是正向的,也就是用户或明或暗地表达着喜欢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表达成一个用户和物品的关系矩阵,或者说网络、或者说是图,都是一个东西。

这个用户物品的关系矩阵中填充的就是用户对物品的态度,但并不是每个位置都有,需要的就是把那些还没有的地方填起来。这个关系矩阵是协同过滤的命根子,一切都围绕它来进行。

协同过滤是一个比较大的算法范畴。通常划分为两类:

  1. 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Memory-Based);
  2.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Model-Based)。

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现在看上去极其简单,就是记住每个人消费过什么东西,然后给他推荐相似的东西,或者推荐相似的人消费的东西。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则是从用户物品关系矩阵中去学习一个模型,从而把那些矩阵空白处填满。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就围绕这两个类别的协同过滤与你好好聊聊。今天我先来说的是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的一种——基于用户,或者叫做 User-Based, User to User。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背后的思想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你遇到一个人,你发现他喜欢的书、喜欢的电影也基本上都是你喜欢的,从此以后,你就想老是想问他:还有什么好推荐的,最近又看了什么书,最近又看了什么电影?甚至不惜和他撞衫,和他穿一个风格的衣服。

对喽,这个感觉非常地自然直接,它就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背后思想。详细来说就是:先根据历史消费行为帮你找到一群和你口味很相似的用户;然后根据这些和你很相似的用户再消费了什么新的、你没有见过的物品,都可以推荐给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群分,你是什么人,你就会遇到什么人,所以说,要谨慎交友啊。

这其实也是一个给用户聚类的过程,把用户按照兴趣口味聚类成不同的群体,给用户产生的推荐就来自这个群体的平均值;所以要做好这个推荐,关键是如何量化“口味相似”这个看起来很直接简单的事情。这关系到一个用户会跟哪些人在同一个房间内,万一进错了房间,影响就会不好。

原理

书归正传,我们来说一说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具体是怎么做的。前面说过,核心是那个用户物品的关系矩阵,这个矩阵是最原始的材料。

第一步,准备用户向量,从这个矩阵中,理论上可以给每一个用户得到一个向量。

为什么要说是“理论上”呢?因为得到向量的前提是:用户爸爸需要在我们的产品里有行为数据啊,否则就得不到这个向量。

为什么要说是“理论上”呢?因为得到向量的前提是:用户爸爸需要在我们的产品里有行为数据啊,否则就得不到这个向量。

这个向量有这么三个特点:

  1. 向量的维度就是物品的个数;
  2. 向量是稀疏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维度上都有数值,原因当然很简单,这个用户并不是消费过所有物品,废话嘛,连我们压箱底的都给用户推荐了,那当然不用再推荐什么了;
  3. 向量维度上的取值可以是简单的 0 或者 1,也就是布尔值,1 表示喜欢过,0 表示没有,当然因为是稀疏向量,所以取值为 0 的就忽略了。

** 第二步,用每一个用户的向量,两两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设定一个相似度阈值或者设定一个最大数量,为每个用户保留与其最相似的用户。**

这里两两计算相似度如何计算,市面上有很多相似度计算方法,你也可以自己设计,我们在后面的文章里会逐一介绍,这里先略过不提。

第三步,为每一个用户产生推荐结果。
把和他“臭味相投”的用户们喜欢过的物品汇总起来,去掉用户自己已经消费过的物品,剩下的排序输出就是推荐结果,是不是很简单。具体的汇总方式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这个公式也是很简单的。等号左边就是计算一个物品 i 和一个用户 u 的匹配分数,等号右边是这个分数的计算过程,分母是把和用户 u 相似的 n 个用户的相似度加起来,分子是把这 n 个用户各自对物品 i 的态度,按照相似度加权求和。

这里的态度最简单就是 0 或者 1,1 表示喜欢过,0 表示没有,如果是评分,则可以是 0 到 5 的取值。整个公式就是相似用户们的态度加权平均值。

实践

看上去简单得不值一提,但是在实现上却有一些坑,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你想过以下这几个问题吗?

  1. 只有原始用户行为日志,需要从中构造出矩阵,怎么做?
  2. 如果用户的向量很长,计算一个相似度则耗时很久,怎么办?
  3. 如果用户量很大,而且通常如此,两两计算用户相似度也是一个大坑,怎么办?
  4. 在计算推荐时,看上去要为每一个用户计算他和每一个物品的分数,又是一个大坑,怎么办?

嗯……不要气馁,下面我会逐一说下如何化解这些问题。

1 构造矩阵
我们在做协同过滤计算时,所用的矩阵是稀疏的,说人话就是:很多矩阵元素不用存,因为是 0。这里介绍典型的稀疏矩阵存储格式。

  1. CSR:这个存储稍微复杂点,是一个整体编码方式。它有三个组成:数值、列号和行偏移共同编码。
  2. COO:这个存储方式很简单,每个元素用一个三元组表示(行号,列号,数值),只存储有值的元素,缺失值不存储。

这些存储格式,在常见的计算框架里面都是标准的,如 Spark 中,Python 的 NumPy 包中。一些著名的算法比赛也通常都是以这种格式提供数据。这里不再赘述了。

把你的原始行为日志转换成上面的格式,就可以使用常用计算框架的标准输入了。

2 相似度计算

相似度计算是个问题。

首先是单个相似度计算问题,如果碰上向量很长,无论什么相似度计算方法,都要遍历向量,如果用循环实现就更可观了,所以通常降低相似度计算复杂度的办法有两种。

  1. 对向量采样计算。道理很简单,两个一百维的向量计算出的相似度是 0.7,我现在忍受一些精度的损失,不用 100 维计算,随机从中取出 10 维计算,得到相似度是 0.72,显然用 100 维计算出的 0.7 更可信一些,但是在计算复杂度降低十倍的情形下,0.72 和它误差也不大,后者更经济。这个算法由 Twitter 提出,叫做 DIMSUM 算法,已经在 Spark 中实现了。

  2. 向量化计算。与其说这是一个小技巧,不如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机器学习领域,向量之间的计算是家常便饭,难道向量计算都要用循环实现吗?并不是,现代的线性代数库都支持直接的向量运算,比循环快很多。也就是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想办法把循环转换成向量来直接计算,一般像常用的向量库都天然支持的,比如 Python 的 NumPy 。

其次的问题就是,如果用户量很大,两两之间计算代价就很大。

有两个办法来缓解这个问题:

第一个办法是:将相似度计算拆成 Map Reduce 任务,将原始矩阵 Map 成键为用户对,值为两个用户对同一个物品的评分之积,Reduce 阶段对这些乘积再求和,Map Reduce 任务结束后再对这些值归一化;

第二个办法是:不用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另外,这种计算对象两两之间的相似度的任务,如果数据量不大,一般来说不超过百万个,然后矩阵又是稀疏的,那么有很多单机版本的工具其实更快,比如 KGraph、 GraphCHI 等。

3 推荐计算
得到了用户之间的相似度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个硬骨头,计算推荐分数。显然,为每一个用户计算每一个物品的推荐分数,计算次数是矩阵的所有元素个数,这个代价,你当然不能接受啊。这时候,你注意回想一下前面那个汇总公式,有这么几个特点我们可以来利用一下:

  1. 只有相似用户喜欢过的物品需要计算,这个大大的赞,这个数量相比全部物品少了很多;

  2. 把计算过程拆成 Map Reduce 任务。

拆 Map Reduce 任务的做法是:

  1. 遍历每个用户喜欢的物品列表;
  2. 获取该用户的相似用户列表;
  3. 把每一个喜欢的物品 Map 成两个记录发射出去,一个是键为 < 相似用户 ID,物品 ID,1> 三元组,可以拼成一个字符串,值为 < 相似度 >,另一个是键为 < 相似用户 ID,物品 ID,0> 三元组,值为 < 喜欢程度 * 相似度 >,其中的 1 和 0 为了区分两者,在最后一步中会用到;
  4. Reduce 阶段,求和后输出;
  5. < 相似用户 ID,物品 ID, 0> 的值除以 < 相似用户 ID,物品 ID, 1> 的值

一般来说,中小型公司如果没有特别必要的话,不要用分布式计算,看上去高大上、和大数据沾上边了,实际上得不偿失。

拆分 Map Reduce 任务也不一定非要用 Hadoop 或者 Spark 实现。也可以用单机实现这个过程。

因为一个 Map 过程,其实就是将原来耦合的计算过程解耦合了、拍扁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利用多线程技术实现 Map 效果。例如 C++ 里面 OpenMP 库可以让我们无痛使用多线程,充分剥削计算机所有的核。

4 一些改进
对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有一些常见的改进办法,改进主要集中在用户对物品的喜欢程度上:

  1. 惩罚对热门物品的喜欢程度,这是因为,热门的东西很难反应出用户的真实兴趣,更可能是被煽动,或者无聊随便点击的情形,这是群体行为常见特点;
  2. 增加喜欢程度的时间衰减,一般使用一个指数函数,指数就是一个负数,值和喜欢行为发生时间间隔正相关即可,这很好理解,小时候喜欢的东西不代表我现在的口味,人都是会变的,这是人性。
应用场景

最后,说一说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有哪些应用场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有两个产出:

  1. 相似用户列表;
  2. 基于用户的推荐结果。

所以我们不但可以推荐物品,还可以推荐用户!比如我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相似粉丝”“和你口味类似的人”等等都可以这样计算。

对于这个方法计算出来的推荐结果本身,由于是基于口味计算得出,所以在更强调个人隐私场景中应用更佳,在这样的场景下,不受大 V 影响,更能反应真实的兴趣群体,而非被煽动的乌合之众。

总结

今天,我与你聊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方法,也顺带普及了一下协同过滤这个大框架的思想。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简单直接,但是非常有效。只是,在实现这个方法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

  1. 相似度计算本身如果遇到超大维度向量怎么办;
  2. 两两计算用户相似度遇到用户量很大怎么办?

同时,我也聊到了如何改进这个推荐算法,希望能够帮到你,针对你自己的产品,你可以再多想几种改进办法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