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文字之光】|你的来路与归途——浅析小说《活着》人物命运的合理性

2020-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亦安然

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文版自序中谈到一些不成功的作家:

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写现实,可他们笔下的现实说穿了只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他们看不到人是怎样走过来的,也看不到怎样走去。当他们在描写斤斤计较的人物时,我们会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计较,这样的作家是在写实在的作品,而不是现实的作品。

这种不成功的描写,作家笔下人物没有自己的生命,这些人物是写者的代言人,他们无法摆脱写者而存在在故事世界里,他们哀叹、愤恨、失望、沉默只是写者的哀叹、愤恨、失望、沉默,他们总能被一眼洞穿,没有自己的来路和归途。

优秀作家谈自己笔下的人物经常感慨,那些深入人心的人物都是自己走向了自己的宿命的:安娜·卡列尼娜走向铁轨,列夫托尔斯泰无法阻挡;田晓霞失去生命,路遥尽管痛哭流涕也无能为力。他们的人生走向已经注定,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死去,写者只能寻着他们的路一路追随。这样的人物成功地脱离了写者,成为了自己,成为了作者营造的现实中鲜活的生灵。(——摘自文章《何所书?何以书?》)

《活着》这部小说写了很多的死,作者让主人公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从而彰显“活着”的姿态。这一个个死亡的过程,既残酷又理智,既让人瞠目结舌,又使人无可辩驳,作者笔下的人物走着必死的路,完成了自己合理的宿命!

有庆——璞玉碎

有庆从小到大,没有享受过什么幸福,还未出生便家道衰落,出生没能在自己家里,幼儿时便失去父爱,而后是贫困的折磨,小小年纪开始劳动分担家庭重担。可是这个孩子却是那么的可爱,他的可爱在于他对周遭世界的纯洁的情感。

有庆与羊的描写在书中笔墨很多,这个孩子对于需要他照顾的小羊有一种执拗的情感上的依赖。让他养羊是为了贴补家用,这个目的是非常功利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但孩子对生命的关照是成人无法理解的,他们最能与万物相通,这正是最纯净人性的体现。

最后,照顾羊对于他来说成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便是上学时间紧张,灾年没有食物,都无法阻挡他对羊的照管——自己责任的承担!在有庆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或者是说童心中最纯洁无功利的一面——无私奉献!

正是这种性格直接促成了有庆为县长夫人抽血的积极行为。在余华的故事中有庆是要这样死去的,即使没有为县长夫人抽血,有庆也会义无反顾地奔赴到其他的形式的献身中。

余华在自传中谈到失败的作家,“他们看不到人物是怎样走过来的,也看不到怎样走去。”有庆在余华的笔下是这样走来的,也一定会拖着他的笔这样走去。

最终余华让小小的他献出了一腔热情、一身热血,完成了自己的宿命。

他像一块纯洁无暇的璞玉一样,破碎在一片乱石堆里。

凤霞——彩霞逝

凤霞就像一抹彩霞,度过了漫漫长夜,绚丽了一个瞬间。她的猝然消逝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遗憾,直接影响了很多人都命运。

凤霞童年时,富贵还没有把家产全部败光,可以说凤霞曾得到了些许欢乐,但儿时的那些温暖太短促,没有在凤霞的心中留下任何的印记。她的生活是在无穷无尽的冷酷长夜之中度过的,照顾弟弟,失去父爱,生病而致残,被迫送人……可以说命运多舛。随着年龄的增长,凤霞为了这个家不惜力地拼命劳动。但她从未计较生活的这些苦,也许她从没有觉得那就是苦,如同惯走长夜的人,习惯了夜的黑暗,她对幸福的概念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她经历的几次痛苦,都是因分离有关,被送走时,跑回来;父亲给母亲打棺材时,她拼力反击。她可以接受生活的一切辛劳困苦,只要和家人在一起。

凤霞最易感知幸福的,二喜的疼爱,让她的幸福感爆棚。这道霞光有了温暖之后,散发了无限的光彩,让二喜的生活充满温暖,让家珍和富贵的生活充满喜悦,甚至让邻居都感受到她的华彩。

但彩霞绚烂之后并没有迎来曙光,而是倏然泯灭。但那道霞光太美了,她消失之后,家珍的生命之火,也迅速随之熄灭;她消失之后,“二喜再也没有回过神来”。凤霞这个熬过了漫漫苦难的女子,小时候逼着自己像大人一样,长大后又逼着自己像男人一样的女子,最终,余华给了她一个女人的死法。

家珍——劲草衰

如果说有庆和凤霞的死,让读者惊愕不已的话,那么家珍的死则是读者意料之中的,很多次,读者在心中都已经做好了迎接家珍死的心理准备。

大炼钢铁时,家珍患病,生命迅速衰弱;闹饥荒时,家珍撑着虚弱的身体,独自进城找粮;有庆死后,家珍痛不欲生,命悬一线,一系列的场景都让我们对家珍能否熬过这些苦难表示怀疑。但作者就是让她熬了过去。那么人物是如何走来的呢?这种安排,是否是合理的呢?

于家珍而言,活着的目的是责任,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家珍身上几乎具有中国传统女性一切美好的品德。善良、坚韧、从一而终、责任心强,从她嫁给富贵之后,就已经没有了自我,有的只是富贵媳妇这个身份。余华让她践行了传统女性所有品质。无论丈夫如何的生活不检点,无论如何家道衰落,无论丈夫在外面生死如何,她都履行着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她从未无怨言,从未抱怨。因为在这些不幸面前,家珍对内心世界的驻守是恒一的。

有庆死后,她深受打击,她气若游丝,似乎不久于人世,但是因为对凤霞未了的责任,又呼起了她活着的信念。而当凤霞给了她最美好无尽的向往之后后突然离逝,她再也没有了支持活着的信念,她的世界土崩瓦解。她活是为别人而活,死是因别人而死,她活着的理由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无论多少苦难,她都咬牙坚持,她死去的理由也不是因为自己,所以经历了失去女儿的打击,一下子就形容枯槁,香消玉陨。

她像一根坚劲的蒲草,青葱蓬勃地生长,大风大雨里摇曳,枯黄衰败中坚韧不折,最后,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无情地压弯了她的腰。

作家余华在《活着》自序中详细地阐述了这本小说创作的理念。其中的人物像一个个美好的事物,作者让他们一个个死去,从人物命运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偶然的不幸,又可以理解内在的必然宿命。作者完美诠释了一个成功作家对作品中现实人物的塑造。他让笔下的人物,走来与走去都一脉贯通,合情合理。这些人物拥有了自己的来路与归途,他们成了自己走着自己的命运的生灵。使读者唏嘘不已的同时得到了理性上的满足。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简信联系文字之光主编【韩涵微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