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最大莫过于情绪的传输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努力红
最纯真无邪

孩子半夜4点发烧,如果在刚出生的时候,那我会梦中惊醒后出一身冷汗。

七年过去了,我已经可以从容面对。量体温、退烧药,物理降温,观察孩子的情绪,等到她降温了,心里舒了一口气。

我给她盖上被子发发汗,想天亮情况如果好转就让她还是上学去,不能拉课了。

待8点半叫她起床喉咙沙哑地哭着不愿意去上学。想着流感季节,还是让她在家观察一天吧,健康最主要。

在她睡觉的空档拿起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应该是3年前。

那时的感受我已经记不清了,也许会有感触,但是没有重视也没落实到孩子的教育上来。

此刻,我已经开始持续写作1年,每天的文字输出与阅读让我重新审视了这本书并检讨自己教育孩子的过失。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提到一种理念:无论何时都要给孩子好脸色。好的情绪是最直接的爱孩子方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有一套他生来就自动自发的成长规律,我们不可逆。我们只有顺着他内在的规律给他提供是需要的成长环境。

结合她书中的观点,我回忆自己的行为,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以前太简单粗暴,甚至有一段时间放弃对孩子的约束。

那时感觉自己好累,管孩子也力不从心,就让她如大多数家庭孩子一样放养吧。但是通过写作,通过经典文字的阅读,通过儿童教育书籍的指导,我感觉自己还是要重视孩子的教育。

她刚7岁,而不是青春期13岁,儿童的成长期还没有过去,对于性格的塑造我还来得及。

最需要主要的一点,是自我的情绪管理。无论何时,面对孩子我做不到时刻笑脸相迎,但是也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

她的安全感来自于我的良好情绪。

一个好的情绪给孩子传输的不仅仅是良好的教养,更是一种深切的爱。

孩子无时不刻在察言观色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的爱时刻落实到好脸色上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