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了复旦大学的她是80后的皮影匠人
2017-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陕西麦逊
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很多年轻人都知道这样的表演形式,
虽然嘴上说着保护,但是愿意去以此为生的人几乎没有。
导致这项中国古老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时代的冲击下,
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陈雪月,就是那些少数传统年轻工匠的一位。
80后的她现在已经成为一名皮影大师
经常会去海外向国际友人展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年轻的她再加上漂亮的脸蛋,自然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对象,
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电视节目当中。
不过这都是现在,如果在19岁那年她换了一种选择,
现在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陈雪月的姥爷便是辽南的民间皮影艺人,
陈雪月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皮影戏。
可是在她19岁那年她的姥爷因为胃癌离开了人世,
陈雪月接过了姥爷那厚重装满皮影的箱子开始了她的皮影戏之路一干就是10几年。
殊不知,那一年她也接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拜师的时候陈雪月遇到了困难,身上只揣着200块的她,
向别人借了一个小窝棚避风。
在师傅的门前一等就是几天,
最后她终于感动了师傅,成功的学到了喜欢的皮影。
皮影戏的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
非常的不容易。制作皮影先要熟皮、磨皮、选皮,
要雕上3000多刀才能制作出来。
制作一个一尺半的影人,全部过程下来大概要一个月。
陈雪月说
很多人劝告过我离开皮影这个行业,因为我毕竟是80后,很多老艺人说,你的雕工已经很好了,就是扔下到四五十岁再捡起来也不是问题,但是我没扔,因为我不知道扔下我还会干啥。只要前面的路还有一线光明,我就想从那个夹缝中生存出来。
我们的老祖宗流传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传承,
虽然这样的路并不好走,
但在这个世界上哪有容易得到幸福呢?
我们是句芒,我们设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