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第13讲)入出息念(5)

2018-10-10  本文已影响36人  RyanfWan

印喜法师

各位早上好!我们一起来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观业处第三、四阶段:

尚又对于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汉译大藏经》)

「有个身体」的念,在他心中确立,其程度适足以〔发展〕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而且,他安住于无所倚赖,不执取世间的任何事物(无着比丘)。

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玛欣德尊者)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白话版本)

或他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五取蕴世间任何事物。(大愿法师讲义所用版本)

或“身存在”的念现起。这样直到浸入智、浸入忆念为止,他无依而住,并且在世间一无所取。(明法尊者

破除我相

这个讲的是纯粹觉知和了无执取。进行身、受、心、法的觉知,应该只为了“知”(智慧)和持续的“念”。必须客观地观察而不迷失在种种联想和反应之中,避免任何形式的认同。了无认同能让行者将个人主观经验中的任何层面都视为单纯的现象,没有任何的自我连结或者自我执着。

这段话的巴利原文是,如是生起足够的(观)智和(殊胜的)念,和(对五蕴世间的心理层面的)不依赖。通过第一阶段的观内观外观内外,第二阶段的观生观灭观生灭,行者得出结论:有身的存在。身包括了色身和呼吸身。行者以这样的概念浸入智、浸入念,他实现了对世间的超越,了无执取。有人会问,身体本来存在啊,怎么观察了这么久得出这个结论?这里的身,指的是与名法分离的身,身只是身,并不是通常认为的“我的身”。同样的,后面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受只是受,心只是心,法只是法,而不是“我的受”“我的心”。行者视为完整的“我”的这个实体,就在这样的观照中被瓦解了。十六观智的第一智阶是名色分别智。什么时候是真正有正见?达到名色分别智才是真正有正见。

佛陀在每一随观中都用这同样的方法教导毗婆舍那,其意思也始终都相同:由于毗婆舍那的所缘相同,对毗婆舍那的修习也总是相同的。

在《大念处经》的每一个部分,佛陀对毗婆舍那非常简略的指示无非是要行者观照所有的五蕴(所有四种念处)为无常、苦和无我。为此,行者首先需要辨别和区分每一种现象:于身之身、于受之受、于心之心和于法之法。彼此之间不相混淆融合,而是清晰的分离的。

四念处这二十一种解脱法任何一法,经过系统的禅修后,都能达到这种破除我相的结果,了知一切只是名法和色法的聚集而已,没有我,没有他,没有你,没有女人,没有男人,没有小孩,没有老人。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才能超越对于“我”对于“世间”的执着。

内心标记的运用

经文显示了内心标记的形式。这段教导的用词方式,意味着内心标记的运用。“有一个身”的念被确立。这表明:概念可以作为为内心标记的工具运用于念处之中。可见,念处的修习,并不要求完全地舍弃所有形式的语言知识。事实上,概念,在本质上与想(saññā)有关,因为,认识和了解的能力,依赖内心隐微层次的语言化过程,因此,也依赖概念的运用。重整概念,以达到发展智慧的更高目的,并藉此超越概念本身。念处修习时概念的运用,应该只进行到它们产生观智,不要超过这个界线;若超越界限,可能导致实体论者的形而上学。在念处随观中,善巧地运用内心标记,有助于强化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心的这种「知」﹝knowing﹞的特质带来了理解。因此,尽管念处修习发生在不起理性思惟、内心静默、警醒的状态中,却可以适度地运用概念,其程度必须保持在绝对极小值的范围内,恰到好处地维持纯然的知和持续的念即可。标记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不断强化内心的不执着,因为直接标记个人心境和情绪的现象,能降低行者对这些心境和情绪的认同。标记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旦观智和正念已经稳固,就不用标记了。

关于概念,再多说几句:

根据《梵网经》(BrahmajālaSutta),佛陀对于错误的见解的全盘考察是:对于实相的错误诠释,往往可能是基于禅修的经验,而不只是基于理论上的推断。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诠释,所以,对佛法有稳固的知见,是禅修道上正确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对佛法的认识,佛弟子将能够克服一切不善,培养一切善,所以佛法经典的知识是梵行的基础。同样地,《中部》(M I 294)也列出通达证悟之正见所需的五个条件:经典知识、关于经典的讨论、持戒、修止与修观。佛陀将这种对佛法扎实的认识,比喻为军械库,库里储藏着用以保卫要塞的刀剑戈矛。显然,对佛陀来说,仅仅是概念的不存在,并不构成禅法修习的最终目的。概念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概念如何被运用。阿罗汉仍然使用概念,但不受制于概念。阿罗汉因为对于概念和语言的表达有透彻的了解,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无论如何都不会受其损害。

无所依而住

这种方式的随观,以增进念和正知为唯一目的。常规的修习都有目标导向,但是这种修习脱离目标导向。在这相对进阶的阶段中,修习念处就是为了处本身而修习。有了这种态度上的转变,禅修的目标和行动开始合而为一。因为觉知和理解的培养,正是为了发展更深的觉知和理解。念处的修习,成为不费力的用功,摆脱了目标导向和期望。恰恰就是这种随观的方法,反过来,令行者能够独立地继续向前修持,就像这段经文最后一句:“不执着世间之任何事物而住”。根据其他数部经典,“当无所依而住”出现在证悟发生之前。这显示了念处随观逐渐进展到觉悟成就所需的心的素质。这个素质就是心无所住。这个阶段应该是达到了行舍智。根据注释书,“当无所依而住”意指:没有因为渴爱和邪见而产生倚赖;正如经典所说:“如莲花不着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则代表:不将五蕴中的任何一蕴认为是“我”或“我所有的”。

在此修习的进阶层次,藉由放下一切倚赖和渴爱,行者开始深入体证一切现象的空性本质。在无所倚赖的、平衡的这种状态中,毫无任何“我”或“我所”的意念,因此才能体证涅槃。高阶的行者,能够在不依赖物质元素、或非物质元素、或认知经验的任何一个层面的情况下进行禅修(AV325)。

最后一句: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这句就是归纳总结,依靠入出息念来修止安住于身,通过修观随观于身,于四威仪中随观身。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现在我们正走在这条导向觉悟的直接之道上,愿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真正在解脱道上直了成佛!

我们一起来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登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