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想法散文

那些被我们列为负面情绪的,真的那么负面吗?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7人  雪木兰
那些被我们列为负面情绪的,真的那么负面吗?

《奇葩大会2》最后一期。

蔡康永邀请赵又廷,现场表演了恐惧给人带来的几个反应:闪躲,阻挡,反败为胜。

他说恐惧,悲伤,后悔,等等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其实有他们存在的价值。

比如,悲伤是上天给我们人生的一个美好的设置,让我们可以反刍,让我们可以面对人生中的失去,让我们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和思考我们本来很容易忽视的事情。

心理学有测试表明,同样的问题,刚刚经历快乐的人胡乱作答,刚刚经历悲伤情绪的人则冷静地反复思考。

那些被我们列为负面情绪的,真的那么负面吗?

蒋勋在《身体记忆52讲》里告诉我们,摔跤和挫折是人生里绝不可免掉的经历,摔跤和挫折可以用来锻炼人们再站起来的勇气。

一个从来没有摔倒过的人,不是更让人担心吗?

身体动作与脑部发育息息相关,缺乏摔倒、爬起来的机会,将严重影响平衡与把握重心的能力,容易形成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连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受到阻碍。

某些幼儿园、亲子教育机构里,已经开始推出摔跤的课程,在课堂上,孩子们不断地摔倒、爬起来,以恢复自己的平衡感,并从中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

可见小时候摔倒过,并自己爬起来,是很重要的。长大了,人生路上也是如此,遇到挫折,勇敢面对,从头再来!

那些被我们列为负面情绪的,真的那么负面吗?

李开复在患癌症治愈后,写了《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后记中有一段原文如下:

中国有句古语:“祸福相倚”,西方也有“blessing in disguise”(伪装的祝福)的俗谚,从得知罹癌到康复(虽然仍有复发风险)的这段历程,让我特别感受到人生的吊诡,表面是福不一定是福,表面是祸也不绝对是祸,就像太极图中,黑与白总是共存,就看我们能否有智慧去看穿其中的奥妙。
不久前,脸谱网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博格的丈夫戴夫·戈德堡意外猝逝,经历着丧夫的悲痛,桑德博格在一篇悼念亡夫的文章中真切地说:“我学会了感激。对那些我从前习以为常的东西怀有真正的感激──比如生命。虽然我如此心碎,但是每天看到我的孩子们,我都会为他们拥有生命而感到欣喜;我感激他们的每一个微笑和每一次拥抱;我不再对每一天习以为常。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讨厌生日,所以不准备庆祝,我含着眼泪对他说:‘好好庆祝生日吧,每一次过生日都是幸运的事。’”桑德博格的这番话,让我特别有感触。
癌症惠赐的死亡学分教会我懂得感激,“不再对每一天习以为常”,或是视为理所当然!而因为出于真心的感激,我更懂得珍惜与我相遇的人,珍惜友情,尤其珍惜家人无私的爱。与死亡擦肩而过,让我明白那些习以为常的情谊,往往是生命的空气和水,看似平常却无比重要,我再也不会轻忽。
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身体健康的重要。名利的追求无止境,我会更懂得分辨什么才是真正对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的成就或贡献,而不会把生命浪费在物质的、虚荣的陷阱里。

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都是相对的,变化的。

没有疼痛,就不知道不疼痛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儿。

没有失去过,就不知道珍惜为何物。

没有生病,就不懂得生命里的爱和感恩。

没有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我们就不会思考幸福和开心是什么。

当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到来的时候,学会接受它们,学会和它们怎么相处,学会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

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正在丰富了,情感慢慢丰满了。它们在你面前就再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必经之路上一段小插曲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