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人大出版社《盛世前夜》书评稿件集锦

《盛世前夜》:红妆时代的女性

2023-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沐滢

写在前面

好久没有参加简书的书评征稿活动,这次我偶然得知,也有幸得到一个机会,遇到这本书《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感觉真像是命中注定。但我因为一些原因总是久久没有看完,因而拖到现在才写。

《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主要讲述的是唐朝女皇武则天退位到李隆基作践这一段政治乱斗的历史,而书名中的盛世应该是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对于这两个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女皇武则天,她是中国古代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皇帝,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对于李隆基,我与很多人一样,只知道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但作为皇帝的他我真的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得知,书里前期的他精明果敢,有勇有谋。

书中的女性除了女皇,还着重描写的有安乐公主、韦皇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这几个都是权力欲望重的女性,为此她们也参与盛世前夜的政治乱斗。而我特别喜欢揪人物,就给大家写写书里浓墨重彩的几个女性吧。

01

坦诚的说,对于女皇我有滤镜,即使知道她杀子无情,放纵男宠。但书中后期的武则天的恐怖政治真的让我对她的滤镜碎了一地,她纵容酷吏来俊臣和娘家人武懿宗随意诬陷攀扯朝臣,当时朝中风气受影响极其不好,真的是诬陷蔚然成风。

前者真是天怒人怨,最后也死无葬身之地,武则天到这时才发现她原本想要的震慑已经坏到了这种地步,于是开始了她的表演——都是臣子的蒙蔽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早就把他处理了。

后者使用严酷手段屈打成招,甚至无脑折磨河北百姓,有哀歌“唯有两何,杀人最多”,书中揭露到本来河北百姓在隋唐一直处于战乱,对朝堂有抵抗,而“河内王”的暴虐行为是加剧安史之乱的这一成因。当时是狄仁杰安抚了河北的百姓,要不然他们当场就暴乱了。至于对娘家人的惩罚,抱歉我好像没有在书中看到。

书中女皇早期想传位于武家,但由于武家的烂泥扶不上墙放弃了,但还一直想要保存武家,进行了各种操作,最后赐婚李武家两家出现了“合同李武”,其实也是她的男宠的骚操作,把自己做成了李武的共同敌人。当时的女皇身体已经不好,但越发宠信两个男宠,为此杀了李显19岁的嫡子李重从润,还有武承嗣才21岁的长子武延基,这样深仇大恨让两家握手言和,发动政变铲除两男宠,甚至最后逼的武则天都退位了。

02

安乐公主和韦皇后的上场是因为中宗李显的上台,李显也参与铲除两男宠时被手下“逼上梁山”逼女武皇退位直接当上了皇帝。但因为是“被逼”的,当时的皇帝中宗没有真正信任的手下,于是他信靠妻女,也优待、想靠剩余的宗室,但后者能剩下除了年纪小的,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反而吭了他一把,让他遭遇了危机。

韦皇后和中宗真的是神奇的一对,因为中宗是被女帝几度废立的,之前他们相依为命度过了十几年,感情十分深厚。当时中宗还承诺韦后想要什么都给她,于是韦后给他带了一顶众人皆知的绿帽子,而他竟然忍了。这顶绿宝帽子是谁,原来是祸害遗千年的武三思,中宗甚至还十分的信任他,给他权力。于是武三思靠着韦后起来了,搅弄风云,杀了当时“逼迫”中宗的“五王”。对了,他还有一柄尚宝剑“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是武三思他的儿媳,而且她作为中宗和韦后的嫡幼女十分受两人宠爱。

韦后后期权力欲望爆满,甚至想学她婆婆武则天女主登基,笼络一大批宰相大臣,包括又给中宗戴了多顶不为人知的绿帽子,还组织活动进行亚献。而安乐公主因为武三思脑洞大开有了当皇太女的机会,真是明媚的未来啊。可惜这个脑洞刺激了李显的儿子,太子靠着宗室来了一次景龙之变,杀了武三思这个祸害,但安乐和韦后因为中宗的维护活了下来,最后太子死了,安乐的丈夫也死了,韦后接手了武家的资源,安乐又嫁了武家人,成了武家代言人,真的是未来可期啊。

见他高楼起,可不久中宗死了享年55岁,安乐和韦后的高楼塌了,书里记载有人说中宗死因成迷,有可能是安乐和韦后杀的,但作者认为中宗死于李家遗传病——心脑血管疾病。

03

这时候上官婉儿闪亮登场,其实不是上官婉儿一直隐在其中,只不过书里这时又详细介绍了她。之前逼退武则天也有上官婉儿的一方势力所在,太平公主被两男宠得罪失去了情夫,于是找了上官婉儿。经过一方考虑,上官婉儿答应了参与,帮忙蒙蔽女皇的宫中势力,这两人最开始都是只想铲除两男宠而已,谁知最后后台竟然被人端了。

女皇之于上官婉儿即是恩人也是仇人,她的父亲上官仪是当时和高宗当时密谋废后,但女皇因为宫人的通风报信直接把他们抓现成,女皇也是厉害竟然一点事情也没有,反而杀了上官仪,把她们一家贬进宫里为奴。才周岁的上官婉儿就进宫了,后来女皇需要,上官婉儿又聪慧就成了她身边的女官。

这次太平公主还是找上官婉儿帮忙起草遗诏,而上官婉儿也是一个奇人,交友广泛。之前与武三思是好友,与韦后也是闺蜜,后来经过友人劝解,又经过景龙之变的惊魂(当时她是太子要求中宗杀的对象),决心与武家分离,于是韦后这个接手武家势力的人就成了她的塑料闺蜜。韦后当时也知道,因为上官婉儿当着中宗上眼药,当然败了,她也降职甚至被韦后“丁忧”了,最后是另一闺蜜太平公主帮忙起复了她。

上官婉儿也有自己的考量,决心用这次遗诏向相王李旦示好,于是遗诏中添加李旦辅政。可这次她失算了,因为她惹了一个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早就有当皇帝的念头,为此礼贤下士集齐了一批人马想自己当皇帝,但还是势单力薄缺乏机会,于是他找了太平姑姑帮忙,不过最后太平与他爹兄妹情深,最后选择了他爹当皇帝。

在上官婉儿与韦后她们扯皮时,李隆基发动政变,直接不出其意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彻底瓦解了武家的势力,是清算武周路线的胜利),甚至连上官婉儿都故意杀掉了。因为她支持他爹,还是太平的好闺蜜,好助力。当然后来在太平和李隆基的斗争中,上官婉儿也一直被太平拿出用,给李隆基没脸,还给上官婉儿平反,最后逼得李隆基也请人给上官婉儿写赋称赞她。

04

太平公主与两个悲惨的哥哥不同,一直是女皇的贴心小棉袄,不过也可能的她高超手腕吧,所以她与哥哥睿宗李旦关系真的很好,好到睿宗成为“妹控”,为她贬弃自己的重臣,任她把手伸到自己的宰相班子。到最后弄得睿宗的得力助手都去了他儿子李隆基那里,自己也从主动变为被动,对李隆基越来越没有控制力,当上太上皇,最后还差点被逼跳楼而死,太平也不得不从容赴死。

当然有说事实上睿宗只是拿妹妹太平与儿子李隆基斗争平衡势力,但我想不通他为啥这么纵容太平,毕竟他的能力也不差。对朝堂拨乱防止,平反了女皇到他哥哥中宗的的一系列冤假错案,还涤清了朝堂的不正之风。

书中还揭露是早期皇帝和皇后的女皇为避免皇家争斗特意给他找了培养他重情的一面,我觉得只能用这个来解释他对亲妹妹太平的纵容了吧,但他也可能只把重情给了太平,至于儿子李隆基只有打压,唯一的温情可能就是觉得李隆基还是个合格的继承人,在被太平快逼退太子位时拉一把。

太平公主在与李隆基作战时,还开辟了经济战场,以食盐做武器,胜了李隆基,赢得了睿宗的全部信任。对于太平拿食盐以百姓为饵,我有点失望,不过皇族可能都这样吧,李隆基也靠乱边关取胜睿宗。但对于太平我内心还是一直很可惜,连安乐公主都有当皇太女的机会,为什么太平不能呢?如果这样我觉得女皇后期不用那么纠结扶持烂泥扶不上墙的的娘家,武李矛盾也不会那么深,也许女皇的武周还能有延续的可能,我还挺想看第二个女帝的。

对于李隆基,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他因为能力笑到了最后。因为几次斗争都是上层的斗争,没有波及社会的政治经济伤害,在摆脱了李武两家的共通执掌皇权后,最高皇权掌握于李隆基手中,拉起了“开元盛世”的序幕。

但书里也暗示到没有谁是赢家,因为李隆基也遭到报应,他的政治生涯因为杨贵妃沾上污点,而杨贵妃的杨其实是武则天亲娘家的杨。书里说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从李武合同到李武清算路线的斗争,后者胜利了,你觉得呢?

总之本书是少有把武则天后前的唐朝写的比较详细和真实的书,里面的政治乱斗也值得大家一看。

《【书评征稿】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详述唐代历史鲜为人知的至暗时刻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