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即生存

亲手毁掉自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35岁,赔掉公司200万!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1cbd7f94d3ea

85后的我,感觉身边充满了“恶意”。

30岁的我,终于开始疲了....

在人生的前30年,我一直都是被人“羡慕”的对象,211大学毕业,毕业之后高薪进入大厂,4年的成长让我的技术和眼界远高于同龄人。

后来,被一个创业公司挖走成为一个小leader,开始带着技术团队的几个人肝,赶项目进度。

拿着高昂的薪水,加着最晚的班,尽管很累,但一想到别人羡慕的眼光,还是坚持了下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28岁结婚,30岁小公主出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别人眼中的“别人”。

然而,30岁的我发现,真的肝不动了。

项目赶进度,要肝;遇到BUG,要肝;改需求,要肝;项目上线,要肝;手下搞不定,还要肝。都说,程序猿30岁-35岁是一个门槛,现在才发现,这话确实没错。

从前的我,不敢说技术大拿,但新出来的技术都懂一点。

然而,现在的我加班加的开始与世界隔离了,各种过去都会去了解的技术,都变成了只能从别人嘴里听到,很多时候都在怀疑,我,是不是落伍了?

已经快拼不动了的我,跟那些97、98年的年轻人更是没法比。

尤其是在技术这个变化周期非常短的行业中,几年光景就会有很多新技术出现,所以你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技术,而在这点上我这样年纪的程序猿很难比过年轻人。

悲剧的不是因为你是程序员而变秃了,悲剧的是你变秃了还被out了!

曾经的目标是成为CTO,然而,“程序员千千万,CTO就那么几个”这个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其实能成为总监已经很了不起了。

为什么年纪越大的程序猿,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吃香?

其实,这和技术能力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的。

年龄大的更适合一些专门研究技术的公司,工作节奏又不是那么快的,不需要天天加班的公司。

不需要天天加班这一点好像不太现实,因为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搞技术的不加班简直是太少了,国内的公司对时间节奏要求的很高,国外的一些技术公司更注重程序员的编程思想,经验,而国内的则更注重程序员的编程反应速度。

为什么?很明显,产出高,不需要你有什么高深技术,做一个快速编码的码农就行了,因为行业竞争的压力,你有再好的思想,你慢别人一步,你后开发出来就是死,正因为有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景象,35岁以上的程序员很少了。

32岁的我,不想冲了,想变...

32岁的我,不变的是依旧是一个小leader,带着团队“冲锋陷阵”,变的是,我想变了。

如何去改变?

继续死磕技术?还是技术转型?如果转型,怎么转?

其实,对于程序员这种技术而言,整个工作生涯其实是分阶段的。

如果我们把25岁到45岁再做一次细分的话,31岁到45岁就应该处于安定期,这个阶段可晋升的上升空间已非常有限,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这条路线上获得保障,再去不断补充新知识,增加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很重要。

其实大多数程序员的晋升路径并不复杂,无非以下几种:

技术型: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架构师(技术专家)->技术总监->CTO

管理型:工程师->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技术总监->CPO

交叉型: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CTO(此路线技术和管理交叉进行,每个阶段做的事情不固定)

转行型:初级工程师->转行产品、设计、销售、运营等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成长路径没有这么一帆风顺。大多数程序员在工作3-5年,知识和技术吸收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会开始考虑继续做技术还是转行,这取决于一个人在技术上的天赋有多高。

如果选择继续从事技术,就要考虑是在技术上专精,还是走上管理岗位。

于是,下定决心的我,走向了管理岗。

33岁的我,搞黄了第一个200W的项目

技术不错的我,一直被公司看重,加上公司ceo是前领导,很容易的我就从技术主管变成了项目主管。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项目。

坐了这么久的技术主管,对项目的那一套可以说是了然于心,人员基本也都接触过,雄心勃勃的我,第一次就要“一炮而红”。

从开始的项目需求评估到最后的项目总结,我付出了超越我刚工作时候的热情, 甚至加班更凶了,然而,这个看起来“我行我上”的岗位 让我差点自闭了。

项目立项我全程参与,人是我选的,资金预算是我做的, 整体项目进度是我把控的,研发的方向是我把控的,甚至有些关键的代码都是我敲出来的,为什么会失败?

我开始疯狂的复盘,去找我失败的原因,开始向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请教,终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飘了,我太自以为是了。

在做技术的时候,就一直觉得管理项目这个事儿“我上我也行,动动嘴不就得了”,现实却狠狠给了我一下子,项目管理真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公司没有因为自己200万的亏损开除我,甚至CEO还用“没有干黄过项目的程序猿,不是好的项目经理”来安慰我。

但心里的煎熬却越发严重,这次的教训让我清楚的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转型,原来转型是真的会遇到行业门槛的。

34岁的我,再次走上了学习之路

从小就不服输的我,没有因为挫败退却,34岁,开始了我项目管理的学习生涯。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我这样的老腊肉来说。开始先自学,开始在网络上查找各种碎片化的内容,然后去磨其他的项目经理,跟着他们做了几次项目助理。

尽管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却太散了。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项目管理的工具的课程,抱着尝试的心思去学习了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原来项目管理还有证书?于是,又去学习考证。过程很难,抱着厚厚的一本书,听课+模考,学生时代考试前的那一套模式又来了一遍。

在这期间,公司又新开了一个项目,CEO照例问了我下,是否愿意接手,抱着实践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敬畏”的心理,接手了这个项目。

项目的结果基本满足了公司的要求,整体下来,小心翼翼的推进,尽管中规中矩,但开心的是,我真的在项目管理方面入门了。

后期的项目复盘,我基本上总结了,这次项目成功的几个点:

1、项目流程已经熟悉,障碍变少了;

2、工具模板贯穿和梳理了整个项目,效率变高了;

3、懂得了吸收项目成员的想法,不再自己冲锋陷阵;

4、沟通变多了,和项目成员、CEO和其他项目经理沟通更为频繁;

5、真正开始理解项目经理的职责了

虽然,学习没有使我快乐,但是真的让我成长了。那么,即将或者正在面临着转型的你该如何呢?

最后要说一句:35岁之后,很多程序员都会感觉迷茫,不过一旦找到方向,然后去行动,也许就是另一片天地。转型不易,贵在坚持。

文章链接:http://www.sohu.com/a/331955429_66337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