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死别,再无分离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自己与丈夫女儿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了回忆录《我们仨》。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开篇杨绛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杨绛做了一个梦,梦中钟书总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杨绛醒来埋怨他怎么一声不响地撇下她自顾自走了,钟书也不为梦中的他辩护,只是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老人常做的梦,俩人相互牵挂惺惺相惜,害怕别离。第一部分中已经暗示了之后钟书的离世。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朴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伉俪二人留学,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民国才子多风流,但钟书先生对杨绛却是永远不变的款款深情。两人更是一见钟情,在第一次见面后便互相坦白,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在钟书先生写给妻子杨绛的情书是这样的: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所有的只因为是你。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择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钟书也曾叮嘱杨绛:“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钟书对于杨绛是何等的深爱以至于希望让孩子也像她。
两个人的互相珍惜帮助,钟书的孩子气在杨绛的眼中是如此可爱,她包容他的孩子气。在圆圆出生时,钟书一个人在家,他先后打翻了墨水瓶,砸坏了台灯,弄坏了门轴。杨绛总是说,不要紧,她会有办法解决。钟书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在杨绛出院后,对于钟书做的种种“坏事”神奇的全部都修好了。两人时常还会来一场读书比赛,两个人非常珍惜时间读书。俩人在同一个屋子里独自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互不干扰。杨绛的一生,有很多的身份。是文学家,是翻译家,是戏剧家,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但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她都能将这个角色做的恰到好处。这正是我最敬佩的一点。她当之无愧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个普通的学者家庭过的无欲无求,只要能相聚在一起便十分快乐,在他们心中,亲人在一起这种团聚的快乐是远比物质名誉这些要重要的多。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七年,女儿阿瑗去世了。一年后,丈夫又相继去世。与亲人的生死离别之痛,犹如撕心裂肺。她先后经历了两次,但她又是如此坚强。犹如钟书所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2016她们一家重新团聚了,她终于也不再一个人思念他们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