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写故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25/a71bda6944bac3da.jpg)
1|喜欢写故事的人可以按照目的的不同分成三种。
第一种人写故事是因为故事是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法,讲道理的方法。写小说的,写历史轶事的大致都是这一种。他们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吸引人,进而让读者体会他们要讲的道理,也给读者体会其他道理的机会。这种故事写出来,是看得出背后的深思熟虑的。这一定是一个作者感触深刻,非常非常想讲的故事。
第二种人写故事就是为了写故事。他们不那么介意读者体会到什么,也不认真地巧妙安排细节玄机。他们只是觉得故事这个体裁很有魅力。这种人很多会写身边的实事,或者是对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稍加改动与想象。很多简书上微信公众平台读到的杂文都是这样。其实这类人往往背后还有其他动机,比如装逼,比如赚钱。
第三种人写故事是因为写故事是很好的进一步理解道理,疏通感情的方式。他们几乎完全不介意读者体会到什么,对细节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少有思考。他们写故事,说白了是为了自己。这种人很大几率会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对此稍加修饰。这种故事写出来往往让读者有几分不满,对读者很不友好。但其实也罢,作者写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理清自己和故事人物的感情,通过写故事来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经历。
这三类故事其实很容易分辨,它们不仅仅是作者目的不同,背后花的心血也往往不同。那些名著小说,一定是酝酿和积累了很久的,养分十足。这是其他两者不能匹配的。当一个人想要写一个好故事,他不仅要想好一个故事梗概,还会去搜刮各种写故事的技巧,甚至会读很多参考资料。就和写一篇好的干货,好论文一样,尽管体裁不同。
这三类故事其实并不冲突,一个人可能同时在写着两个不同类别的故事。就像一个每天写日记的大作家。就像一个自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号的隔几天发篇读后感的人,可能也时不时地更一下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觉得,一个会写故事,写好故事的人,可以自由地写这三种不同类别的故事,为它们不同的目的而写。
2|我们在写地那些故事
很自然地,故事还是按题材分类方便。战争故事,爱情故事,战争时代的爱情故事。
但是根据题材的不同,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同。比方说,现代人可以很容易地是个情感大师,却很难是个战略大师。因为那不是再是这个时代的常事,所以你没有那种经历,只能靠阅历去弥补。
即便是在情感大师的里,写故事的人也是要分群分类的。这些分类也许并无高低,却不能一概而论。
假设有那么一个从童颜知己走到婚姻殿堂,再一起走入坟墓没有出轨的人,他要是写第二或是第三类的故事,你我不一定能懂,也不一定适用。我连童颜知己都没有怎么办啊!!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故事,和他背后讲的道理,那些在恋爱的战场上身经百战,心里都是伤痕的人怎么读的懂?读了半天反而会觉得困惑不解,甚至不屑。反之,如果这个伤痕累累的人写一个悲剧性的(第二三类的)故事,前者大概也无法理解。当然如果他们为了讲道理而创造故事,即第一类的故事,为了某个读者群而写的故事,当然是没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很多作者,讲的是第二类,第三类的故事,却是第一类的道理。这常常会给我一种思想被侵略了,绑架了的感受,我会觉得“你就是硬在往我的脑子里灌输那个道理”,“你说的那个道理从你讲的故事里体会不到啊!你在说毛啊!”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很多文章都是那样的,稍微引用一下某某朋友身上的事,然后讲一堆大道理。你们也还真是爱听,评论都是些:好好好,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也正有这样的想法,受教了,谢谢老师。你们也真是听话。
我是不爱看这种作者的文章。前些天在简书上连读几篇这样的文章,故作此文。我也在努力不做这样的作者。写干货就好好写干货,收集材料读参考书。想讲道理就要好好用好实例/故事,分析故事人物与内容。这里说的好实例/故事,不是那种刚刚经历初恋就要出来像情圣样讲他的个人经历的故事,而是有经验的深思熟虑过的故事。以不同类的经验写出来的故事,感受深刻的读者也会属于不同类别。
结论是,想写好故事不容易,想讲好道理也不容易,两个都想做真是难上加难。还是多想想再下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