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赏646—我们成人太自以为是,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和孩子们在一起越久,对自我的成长和修炼,也会觉得越快速,并且,孩子不会告诉你,你错了,但却能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调整了。
某一天,闺女在洗澡时,随口问我这么一句话:“妈妈,你知道成功的母亲是谁吗?”
“不是失败吗?”
“是的,因为只有失败后,我们才知道成功的方法。”
“哦”我的内心是惊讶,同时让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闺女,我心想:“在孩子纯净的内心,这句话是一句多么有激励的语言,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好的接纳失败。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她对这句话的真正理解,并实践于自己的生活中。”
那一刻,我突然觉察到,这句话我是什么时候给忘记了?或者说我知道,但也只是停留在知道?我以为自己一直很努力,也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失败,但潜意识里面,其实,我并未真正的接受失败,我还是喜欢不断成功的感觉,也只接纳自己的成功,一旦自己有失败的感觉,就会陷入自贬,并开始无助和迷茫。
其实,听听闺女的话,我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挫败感,没有这些无助和迷茫,我又何来的反省和思考,又如何能更好的看清自己,修正自己,并尽力让美丽的自己绽放光芒?每一次的失败,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警醒和成长。
个人如此, 对孩子也是这样。我不能以一个个人完美主义者的观感,去要求小小的孩子,拥有一个成人的能力,并还不允许瑕疵的出现。孩子犯错是好事,关键是如何借机纠正和引导,这才是智慧。
闺女跟我说过一个故事“坏事会变成好事”。她说,在过去,有一个国家,有一位大臣,任何坏事,在他认为都是好事。......(我忘了一段,从后面讲起)后来,有一天国王出去狩猎,不小心断了一根手指,回来时问大臣:“这还是好事吗?”那位大臣继续回答说:“是好事”。国王一生气,把这位大臣关进了监狱。某一天,国王被一巫师抓去了,说去要献给神灵,但神灵说,他少了根手指,所以不能要他,让退了回去,所以国外又安然无恙的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国王回去后,立刻将大臣放了出来。国王又问大臣:“我把你关进监狱是好事吗?”大臣说:“当然是好事,我若不被关进监狱,和您一起出去,一定也会被巫师抓走,那到时我肯定被巫师送给了神灵,早就没命了,所以对我来说,坏事还是好事”。
这个故事闺女是有来龙去脉,承前接后,非常清晰,而且寓意她也非常的明白。
在讲故事前,闺女跟我说:“妈妈,你以后少发脾气,不要看到别人做错事,你就发火,其实坏事会变成好事的。”然后才有了这个深有寓意的故事,也是说的我心服口服。我很佩服她讲故事的能力,至少我是很少能做到像她那么清晰的记住某一个故事的细节的,不仅在她那个年龄时做不到,现在有些我依然做不到。
还有,她的逻辑也是非常的清晰,前面有提出自己的观感,后面再来跟我说故事和缘由,这是多好的老师啊,欣赏的同时,我也接纳她的观点,并一起讨论着,生活中哪些坏事会变成好事。
昨晚,我回去时,她的作业还没完成,我到家时,她在看手机动画片。看到我到家,立马放下手机,进屋去做作业了。又不久,跑出来拿杯奶.....做作业中,这样的出出入入 是不被我允许的行为,我唠叨了几句,但也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睡觉前,我问她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现在做作业的状态如何?”
她说:“我都是自己记作业,自己完成的呀。”
“嗯,这点确实是,只是我觉得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那你觉得做作业要怎样好呢?”
她说:“主动完成;要快速;要准确。”
“嗯,你总结的不错,我非常赞同。”我感觉她已经知道了做作业的要求,没有再深入探讨,如何来做到这三点,后期,我想我还是想听孩子自己来说,因为这也是她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思考,既然自己能总结出来,也是自己从意识上认识到了,并且也在努力落实到行为上的。眼前还有差距 ,但随着她的成长,距离一定会越来越短。
对于她的总结,比我精简准确,也再次让我刷新了闺女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她虽是孩子,却是一个完全具备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我应该更好的倾听和尊重她,并继续向她学习。
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观察,我越发的发现,自己身上真的有太多的自以为是,需要放下自我,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和孩子相处和交流。我的感叹是:孩子真的是我们成人成长的最好老师!
您好,我是紫雨老师吸引力法则入室弟子,也是锦明老师亲子晨读群群主,多年来践行着将吸引力法则运用亲子教育的经验,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可以加我微信与我交流:13926401348,通过验证:交流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