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浓浓故乡情,淡淡青团愫
2023-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雅菊清香
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眨眼又到了一年中踏青扫墓的时节——清明节。每到这个时候,总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描绘了一副细雨绵绵、路上行人匆匆的清明画卷。
记忆中的清明节吃一种叫青团的小吃。还没到清明节前,母亲就会张罗着做几盘清香可口的青团给我们姊妹吃。只见母亲把在野外采摘回来的艾草榨成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花生白糖馅(芝麻糖馅),捏成大小相等的团子状,最后上锅蒸熟。青团吃起来甜而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童年的清明节,吃着青团的清香,一起跟随大人们上山祭祖,那种淳朴的日子,有一种甜蜜的乐趣和淡淡的情愫。
后来长大了,吃青团不再是件奢侈的事儿;只要母亲在,成年后的我们,仍能吃上母亲做的青团,只是少了一种情怀。儿时的青团,已经随风飘荡在故乡的城堡里。
母亲从老家来到异乡帮我带宝宝,感恩母亲不辞劳苦,在我困难的时候,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我。
刚到的第三天,母亲就拿出从老家摘来的艾草,做了两盘青团。
母亲做青团的方法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只是艾草不是儿时的艾草,糯米粉不再是儿时的糯米。母亲揉捏青团的样子还是像小时候做的一样,只是这一次,母亲包了芝麻白糖馅儿。
很快,没等我去参与,母亲就在厨房里做出了两盘沁香的青团。闻着带有艾草清香味道的团子,一股舒心顿时流通五藏六府。
蒸熟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摘一个放在嘴里咬一口,滚烫的芝麻馅流出来,带走清淡的艾草香气,香糯可口。
关于清明节吃青团,有一个感人的历史典故。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心生一计,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缅怀故人,不负春光。带上清香可口的青团,一起去踏青扫墓吧。愿故人安息,我们的日子越过越顺心如意、吉祥安康!
写于2019年4月5日清晨,2023年4月6日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