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为何能被收藏界如此重视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31人
深圳永乐文化
“ 大清铜币”,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在中国,收藏家极其喜欢这类钱币,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民间传说,“大清铜币”背面的龙,能增加一个人的气运,使其时刻在龙气的保护下,能趋吉避凶。据了解,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大清银币长须龙、大清银币短须龙、大清银币大尾龙比较稀少。

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枚大清铜币;直径:29mm、重:7.2g;正面外环铸“大清铜币”四字及珠圈,上缘铸“丙午”、下缘铸“当制钱十文”五字,两侧为“户”“部”两字。红黄铜为铸料,是光绪户部造的丙午大清铜币当十于1906~1909年发行。背面为蟠龙祥云图案,外圈为光绪年造。神龙纹路依旧,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