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路5号汤恩伯公馆
在江苏路广场西侧,有一条小路叫珞珈路。这条路虽然名气不响,但民国时不少地位显赫的军政要员都聚居于此。汤恩伯旧居就藏在珞珈路5号。
珞珈路5号是一幢颇有特色的建筑,黄色水泥拉毛外墙,红色窗户镶嵌其中,加上高耸的烟囱,是典型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斑驳的墙壁难掩建筑的沧桑。
墙体上的牌子显示,这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于1935年建成,1946年汤恩伯购得居住。汤恩伯购置这幢住宅时,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首都南京警备司令,他以妻子王竞白的名义,用国币2500万元从原房主林宛文手中购得。
查阅资料发现,这幢建筑还曾有过伤痛的记忆。据《拉贝日记》记载,1937年12月,日军进入南京后,几名日本军人曾在珞珈路5号强奸了四名中国妇女,并将这里的自行车等物抢走,这里见证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同乡,他能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仰仗的是同乡陈仪。1927年夏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汤恩伯在时任浙江省长陈仪推荐下,到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中校参谋。这期间,他撰写的《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介石称赞,再由陈仪推荐为蒋介石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后任中央军校上校大队长。
1938年,汤恩伯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后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等战役。1941年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率军长期驻守河南,有“中原王”之称。抗战胜利后,汤恩伯率部进驻上海,并于1945年9月12日在上海主持京沪杭地区日军授降仪式。
1948年12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兼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汤恩伯统帅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但其主力在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几被全歼,残部溃退于厦门地区。1949年5月,汤部败退后,汤恩伯转往台湾,后因病提前退休。
其间还有一段插曲,1949年1月,解放军渡江前夕,汤恩伯恩师陈仪写信给汤恩伯,想与他一同策动起义。汤恩伯将信送给蒋介石,致使陈仪遭蒋介石软禁,并于1950年6月在台湾被害。经过此事,汤恩伯背上了“卖师求荣”的恶名。
1954年6月,汤恩伯在日本动手术时,死在了手术台上。